隨著2024年時間的推進,各大奢侈品和時尚品牌的市場動態變得愈發復雜,這不僅反映了消費市場的不確定性,還揭示了行業所面臨的多重挑戰。
在最近公布的財報中,香奈兒(Chanel)2023年的整體收入增長16%至197億美元,營業利潤也增長了10.9%。愛馬仕(Hermès)在2024年第一季度銷售額增長了17%,達到38.05億歐元,這表明高端奢侈品市場仍然需求旺盛。普拉達(Prada)集團2024年一季度的營業收入同比增長了16.5%,特別是Miu Miu品牌的銷售額激增89%,凸顯了時尚品牌在創新和明確定位后的市場潛力。
然而,并非所有品牌都一帆風順。開云集團的銷售額在2024年第一季度均出現下滑,其中開云旗下主力品牌古馳(Gucci)銷售收入同比大跌21%。博柏利(Burberry)2024財年的銷售額也同比下跌了4%。這些數據揭示了部分奢侈品市場在特定時期的疲軟和消費者需求的變化。
全球經濟形勢也不容樂觀。據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的報告,全球投資和貿易的低迷可能導致2024年世界經濟增速進一步放緩。這可能對奢侈品消費的增長構成進一步制約。面對這些不確定性,奢侈和時尚行業如何保持行業的靈活性和敏銳度,以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動態?
社交平臺成主戰場:數字化轉型加速
線上及社交平臺已然成為時尚品牌的重要戰場。隨著消費者購物行為的數字化,奢侈品和時尚品牌正積極利用這些平臺來增強品牌影響力,吸引新客戶,并與現有客戶保持緊密聯系。通過線上活動、直播銷售以及與KOL的合作,品牌能更有效地傳達產品價值,展示新款產品,并即時收集消費者的反饋。
數字化轉型不僅改變了消費者的購物行為和期望,還要求品牌適應線上線下的融合趨勢,以提供無縫的購物體驗。但這種轉型需要大量的投資和技術支持,對品牌的運營能力和成本控制提出了更高要求。
5月22日,LVMH路威酩軒集團宣布與阿里巴巴深化合作,旨在進一步提升中國消費者的高端零售體驗。LVMH希望更快地推動全渠道業務增長,并持續利用云計算和人工智能技術的變革能力。
在營銷方面,品牌也在嘗試新的策略。4月18日,LVMH旗下品牌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早秋女裝系列大秀在上海舉行。4月21日,品牌在龍美術館內舉辦了Resee新品預覽直播,在Resee直播中,來自不同領域的人才進行分享對談。這也是LV首次開創在小紅書上進行時裝秀和預覽專場兩次直播,并在直播中實現了“即看即買”——在線用戶還可以在直播期間預訂產品,為觀眾提供了從節目到拍攝的身臨其境的體驗。
全方位時尚消費體驗:線下零售加速創新
隨著在線銷售市場的蓬勃發展,社交網絡平臺已經深刻影響了年輕消費者的購物決策?,F代年輕人傾向于從社交媒體上獲取潮流穿搭和購物靈感,然后走進實體店,親自體驗并試穿心儀的商品。
這種趨勢要求線下零售店必須超越傳統購物功能,轉型為提供全方位時尚消費體驗的場所。這種創新正在時尚品牌的門店中得到實踐。近年來,香奈兒加大了資本投資,升級和擴大門店,將供應鏈內部化,試圖鞏固其在動蕩市場中的地位。近日,位于成都SKP的全新精品店擁有1100平方米的雙層開闊空間,精心規劃的各個沙龍之間相互貫通,陳列香奈兒品牌高級成衣、手袋、鞋履、服飾珠寶和眼鏡作品。
體驗類消費也呈現出增加的趨勢。消費者不再滿足于單純的購物行為,為此,線下零售業正積極與美容、餐飲等產業跨界融合,力圖打造一站式生活方式體驗中心。“之禾卡紛花園”(ICCF GARDEN)為ICICLE 之禾創造了全新的表達方式。“之禾卡紛花園”是ICCF之禾卡紛集團首家多品牌旗艦綜合體。項目涵蓋四棟建筑,坐落于一方寬敞的花園庭院內。之禾卡紛集團旗下時裝品牌ICICLE之禾、CARVEN卡紛、融合餐飲品牌SILEX打火石以及全新概念咖啡館SILEX GOURMET悉數入駐。
文化藝術營銷:激發市場新活力
在當前充滿不確定性的消費市場中,奢侈品時尚品牌正積極調整策略以鞏固和擴大其市場地位。文化藝術營銷作為一種高雅且策略性十足的手段,日益受到品牌青睞。
4月8日晚,普拉達(Prada)在上海Prada榮宅舉辦的“MICHAËL BORREMANS:允諾”藝術活動,融合了藝術與時尚,呈現品牌的文化底蘊,深化品牌形象,為消費者帶來了多元體驗。
迪奧(Dior)作為2024年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的官方贊助商,通過贊助多個藝術項目,以創意和技藝展示了當代藝術的精髓,也體現了其對多元藝術形式的承諾。此外,在2023迪奧秋季女裝成衣系列孟買發布秀期間首次亮相的《宇宙花園》(COSMIC GARDEN)展覽,也在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上展出,吸引了眾多藝術和時尚愛好者的關注。
文化藝術營銷在奢侈品時尚品牌發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價值。它幫助品牌在激烈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面對充滿不確定性的市場環境,在未來,只有不斷打磨與驗證前瞻性的市場洞察能力與靈活的創新機制,品牌才能真正通過多種策略來打開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