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全國汽車市場強勢增長,在國家促消費政策推動下乘用車強勢增長,呈現乘強商弱的走勢。2025年上半年兩批補貼資金推動車市較強增長,狹義乘用車2-6月零售持續超預期增長,新能源車走勢較強,出口市場逐步回暖。而商用車市場出現新能源推動的結構性增長特征,物流運輸類電動化加速,皮卡類車型電動化加速。
1、2025年汽車乘商走勢分化
近幾年乘商分化特征明顯,隨著房地產回歸合理的低位,商用車走弱,乘用車消費改善。2025年市場受政策因素推動,2-6月乘用車增速相對較好,商用車走勢改善。以舊換新政策對乘用車拉動劇烈,但對商用車拉動不大,車市總體走勢較強。
2、2025年汽車市場開門紅
2025年1-6月累計汽車總計銷量1561萬臺,累計增速11 %;6月汽車總計銷量288.6萬臺,同比增長13%,環比上月增長7.8%。今年6月乘用車銷量走勢較強,6月回升較大的走勢,政策補貼驅動增長了消費信心。
2019年累汽車總計銷量2576.87萬臺,累計降8.1%;2020年累汽車總計銷量2531萬臺,累計降1.9%;2021年累汽車總計銷量2627萬臺,累計增速3.8%,終于實現正增長,高于2019年表現;2022年累汽車總計銷量2675.57萬臺,累計增速1.9%;2023年累汽車總計銷量3009萬臺,累計增速12.4%,2023年汽車市場持續低開高走,年末透支明顯;2024年累計汽車總計銷量3143.6萬臺,累計增速4.5%。
3、主力車企集團的表現分化劇烈
對比上面2021年圖表,2022年的部分車企強勢表現,行業增速分化嚴重。2022年年初的疫情導致傳統車企壓力較大,尤其新能源沖擊疊加疫情影響,國有大集團表現分化,廣汽和奇瑞表現優秀,其中奇瑞的商用車和乘用車版塊表現均很好。北方的一汽、長城、北汽等各家表現都有壓力。
2023年初新能源推動車市走勢分化。央企三強總體分化,部分國企掉隊。比亞迪等新能源企業的表現很好;奇瑞、特斯拉今年的表現相對較強。二線車企表現分化,因為新舊動能轉換和新能源車持續虧損壓力,自主品牌中小企業分化嚴重低迷。
2024年的汽車集團的陣容格局全面變化,比亞迪新品降價增量,由于乘用車銷售需求火爆和海外貢獻,因此奇瑞、吉利和東風表現的很好,上汽仍處于劇烈下滑中。新能源車的比亞迪和特斯拉增速分化。
汽車市場的廠家格局巨變,行業呈現增速劇烈的分化,2025年開始的民營企業替代國企成為行業主力,吉利、比亞迪、奇瑞增速保持較高水平,這種現象目前有可持續的趨勢。
6月車市新能源消費較強,報廢更新政策導致市場結構性增長,各家走勢均較強。6月車市相對超強,奇瑞、一汽大眾等部分車企環比大幅走強。6月比亞迪、吉利出現環比平穩的走勢。
4、狹義乘用車企業產銷走勢
2025年1-6月累計狹義乘用車合計銷量1331萬臺,累計增速13.1%;6月狹義乘用車合計銷量249萬臺,同比增長14.9%,環比上月增長7.5%。近幾年新能源車技術創新、新品競爭力不斷增長,燃油車新品推出乏力。2025年春節后的新能源車快速增長,3月帶來20萬臺增量,6月增量33萬臺,新能源車帶來車市的較強發展。
6月主力車企總體走強,自主超強,合資車企6月改善較好。比亞迪領軍,吉利汽車第2名,奇瑞6月保持第3。合資的一汽大眾和上汽大眾、一汽豐田等表現較強。
乘用車主力廠家陣營迅速分化,新能源車為主的廠家表現較強,自主表現分化尤為明顯。
2023年全年廠家狹義乘用車零售累計2170萬臺,累計增速6%;2024年的銷量合計2289萬臺,同比增長5%;2025年6月狹義乘用車合計零售銷量209萬臺,同比增18%。2025年的零售合計1090萬臺,增量106萬臺,同比增長11%。
5、新能源乘用車企業產銷走勢
新能源乘用車2024年銷量1224萬臺增長38%的走勢較好,報廢更新補貼、廠家降價、新車等帶來較好增長。
2025年6月新能源乘用車合計銷量124萬臺,同比增27%;1-6月新能源乘用車合計批發銷量647萬臺,同比增38%。
6月的奇瑞、特斯拉、賽力斯的環比走勢較強,部分企業6月主動收縮,全國車市較火爆。
6、傳統動力乘用車企業產銷走勢
2023年傳統燃油狹義乘用車銷量1666萬臺,較2022年同期基本持平;2024年傳統狹義乘用車銷量1495萬臺,較2023年同比下降10%;2025年1-6月銷量683萬臺,同比下降4%,其中6月增5%。
前期常規乘用車的持續下行帶來較大的市場壓力。近期傳統車的走勢相對回暖,但新能源的價格沖擊將持續體現,希望傳統車也能穩定并恢復增長。
常規動力乘用車合資車企為主的局面逐步改變,奇瑞、吉利和合資三強的市場仍是較強。一汽大眾在合資絕對領軍,而自主品牌相對合資的燃油車優勢不明顯,合資車企的燃油車技術底蘊仍是超強的。
7、商用車企業產銷分類走勢
商用車市場總體走勢較低,2022年同比下降30%,呈現歷年少有的超低增速特征。2023年全年累計廠家銷量廣義商用車銷量430萬臺,累計增速18.6%;2024年累計廣義商用車銷量414.8萬臺,累計下降3%。
2025年1-6月累計廣義商用車銷量230萬臺,累計增速5%;6月廣義商用車銷量39.6萬臺,同比增長9%,環比上月增長10%。
商用車市場主力廠家是北汽福田、中國重汽、東風汽車、長安汽車、上汽通用五菱等,其中一汽和江鈴汽車同比表現相對較強,部分二線企業走勢較好。
8、微車企業產銷分類走勢
2023年全年累計廠家銷量微車合計銷量88.24萬臺,累計增速6.3%;2024年累計微車合計銷量70.7萬臺,累計下降19.8%;2025年1-6月累計微車合計銷量40萬臺,累計增速0%;6月微車合計銷量6.7萬臺,同比下降4.7%,環比上月增長10.8%。
2025年初微車走勢相對很強。2025年6月頭部廠家銷量沖刺,奇瑞和東風的商用車走勢較好。由于新能源的微客類恢復增長,6月的鑫源和山西成功的微客類車型較強。
9、輕型卡車企業產銷分類走勢
2023年全年累計輕卡銷量191萬臺,累計增速18%;2024年累計輕卡銷量189.9萬臺,累計下降0.5%;2025年1-6月累計輕卡銷量103.6萬臺,累計增速6.7%;6月輕卡銷量16.8萬臺,同比增長2.6%,環比上月增長5.1%。
2025年的輕卡主力廠家分化較明顯,江鈴汽車和重汽汽車等同比去年6月暴增,江淮與東風等6月環比回落。
長安汽車和吉利汽車成為新能源輕卡陣營強勢企業。
10、中重型卡車企業產銷分類走勢
2024年累計中重卡銷量102.9萬臺,累計增速1.1%;2025年1-6月累計中重卡銷量59.9萬臺,累計增速4.2%;6月中重卡銷量10.8萬臺,同比增長25.9%,環比上月增長11.9%。前期重卡高增長主要是電商物流拉動公路運輸的需求增長,加之金融貸款增長過快。近期主要靠純電動重卡的銷量拉動效果明顯。
2024年的主力走勢分化,重汽和陜汽出口俄羅斯重卡較強,今年重汽、陜汽出口俄羅斯大幅下滑。今年一線重卡企業走勢平穩。二線重卡的開局較強,龍頭重卡的一汽和東風仍需進一步強化產品競爭和市場開拓,二線重卡依托電動化的表現走強。
11、輕型客車企業銷售走勢
2025年1-6月累計輕客銷量21.3萬臺,累計增速10.3%;6月輕客銷量4.1萬臺,同比增長24.4%,環比上月增長18.5%。
6月的長安輕客領軍,持續保持強勢,其它輕客企業表現分化。近期的輕客市場持續變化,福田江淮等走勢不強,宇通、金龍等大客企業向下延伸較好。
近兩年長安走勢超強,其次是上汽大通和江鈴的走勢較強,輕客的出口表現很強。
12、大中型客車企業銷售走勢
2024年累計大中客銷量11.9萬臺,累計增速30.1%;2025年1-6月累計大中客銷量5.2萬臺,累計增速2.1%;6月大中客銷量1.2萬臺,同比增長17.1%,環比上月增長38.9%。
2020年以前的大中客表現較強,同比增長出現高增長,增長主要是因為新能源公交車的搶補貼行情,同時也是地方政府推動的結果。近兩年補貼消退,因此大中型客車下滑較大。但目前報廢更新照顧新能源大客和電池更新,公交類車型表現增長,今年公路客車仍保持增長,報廢更新的補貼政策對新能源大客車效果明顯,6月效果較明顯。
2025年大客市場仍依靠新能源客車為主的結構增長,隨著報廢更新政策持續,客車電動化仍較強,2025年6月的大中客市場低基數下的增長較強。金龍客車、安凱等表現較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