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20萬級轎車市場,最炙手可熱的可能就是小米SU7了。
與此同時,我們在拿到任何一款同級車型的時候都會情不自禁的拿來與其對比,當然也包括今天我們前不久試駕的這臺吉利銀河E8性能版。
值得一提的是這兩款車型都擁有超低的風阻系數,小米SU7是0.195Cd,銀河E8也僅為0.199Cd。超低的風阻系數也說明了車輛在設計上的實力,而小米SU7常被人稱為“保時米”,而銀河E8的原創性顯然更高。
它還采用了“漣漪美學”全新設計語言,車標能發光在新能源車里已經比較常見,但整個前臉能發光的,吉利銀河E8還是第一臺。可以說吉利銀河E8的設計既傳承了吉利經典漣漪符號設計,又跳脫出電動車設計同質化路線。
要說內飾的話,感覺小米SU7稍顯傳統,銀河E8那塊45英寸一體式巨屏更有震撼力,再加上12揚聲器的燕飛利仕音響,無論是在車上看電影還是玩游戲,視覺和聽覺都能得到很好滿足。
而在硬件上銀河E8也搭載了同款的高通驍龍8296芯片。通過實際體驗,銀河E8無論是語音交互,還是車機的響應都比較出色,有媒體老師在20秒內連發15條語音指令都沒能試出銀河E8的極限。
當然,小米的應用生態是一大優勢,但銀河E8通過Flyme Link一樣可以打通安卓手機生態。
另外,銀河E8搭載的半輻式方向盤,看上去非常炫酷,但在城市駕駛,需要頻繁大幅度轉向的時候,還是需要更長的時間去適應。
性能和操控才是本次試駕的重點,銀河E8性能版采用了全棧超高壓平臺,搭載全新一代高性能SiC碳化硅電驅,最大功率為475kW,最大扭矩達到710N.m,零百加速僅需3.49s。雖然與小米SU7四驅駕Max版本還有一定距離,不過對比價格更為接近的標準版,銀河E8性能版的優勢就比較明顯了。
雖然從車身尺寸上看,銀河E8超過了5米,但在非常緊湊的飛鳥賽道上依然保持了很好的靈活性,而這都要得益于50:50黃金軸荷比以及5.62m的最小轉彎半徑。
另外,銀河E8采用前麥弗遜,后五連桿獨立懸架,并且在后副車架增加了液壓襯套,不僅可以大大降低通過減速帶時的沖擊感,還能更好的過濾一些細碎震動,在城市綜合路況下,舒適性更優。
通過駕控感受就能看出銀河E8的整體定位其實與小米SU7有很大的差別,它并不只突出運動屬性,而是更注重性能與舒適的平衡,即使是性能版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