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GA為啥會初師不利,遭遇“滑鐵盧”?首先我們要看下理想過去幾年為啥會成功。傳統汽車企業的產品規劃和營銷上,一直有兩個問題,第一個是對用戶需求解讀不夠,以為你需要什么,但與實際用戶的剛需有偏差。另一個就是特別喜歡去教育用戶,教育市場。你告訴他你要一臺什么樣的車時,汽車廠家卻很喜歡告訴你,你的這些需求有這問題那問題,有這樣那樣的誤區和隱患,告訴你我們的車比你想要的車更適合你。
其實汽車廠家的初衷沒啥不好,汽車不但是很貴的商品還涉及到車內人車外人的生命安全,確實不能都“慣著”買車人。汽車廠家們因此也總會潛意識里扮演著科譜教育引導糾正的“角色”,但是你知道在當下的中國車市,你教育用戶的成本有多高,難度有多大嗎?你說的一大堆,沒人聽,聽了也沒人信,不少人甚至覺得你在忽悠,懷疑你。
但是理想從不教育市場,從不教育買車人。你想要什么樣的車?我就給你什么樣的車。比如當初作為“奶爸車”而一炮走紅:奶爸們說,我希望車越大越好!大多數汽車廠家會告訴你,過大的車安全,操控和停車都有問題,你其實也不需要這么大的車。而理想呢,你要多大,我就造多大,第一款車理想ONE就超5米。
第二款理想L9直接5.2米+;比如奶爸們說車上屏幕多,老婆喜歡娃喜歡。傳統車企那時會說,這些屏不實用,其實你用不上還占地方,擠占氣囊位置影響安全等等。而理想呢,屏幕是吧,我給你比你想要的還大還多。還有幾年前理想ONE的初代增程車,很多廠家噴它技術過時、虧電耗油高、東安發動機落后等等。但奶爸們表示,我就是想要在路邊等娃接老婆時吹著空調刷著劇還不用一滴油,那時只有理想能做到。所以,汽車廠家們說得都對,但理想卻成功了。
而MEGA這款車呢,從它還沒上市,我就說它是一款偏離了理想初衷的車。首先40萬以上的MPV市場就不大,純電MPV更小眾!你看市面上哪款30萬以上的純電MPV火爆過?基本是家家都慘對吧?第二,高價位大MPV主要的需求一直都是商用,不管很貴的埃爾法、奔馳商務車,還是這兩年聲名鵲起的騰勢D9,家庭用戶也有,但真心不多。有幾家男主愿意整天開著傻大笨的MPV淪為專職司機,6/7座的大SUV它不香嗎?它塞不下你全家人嗎?
但是理想MEGA這車呢,從它反商用車主流審美的怪異外形,從它僅1.85米還后部下溜的車高,就擺明不是純沖著商用而來。它想教育商用車買家們,你們的審美該改改了,它還想引導高價位的家庭用戶們,別買什么X5、GLE這些大SUV,MEGA更適合你和你的家人。包括上市時55.98萬的定價,理想覺得不貴,埃爾法還賣100多萬呢,但貴不貴不是它覺得,而是買車人覺得。就連豐田自家號稱“北美版埃爾法”、“埃爾法姐妹車”的賽那,國產后也不敢比著埃爾法定價,不也才30萬起步嘛。
MEGA失利后,李想本人有一封內部信公開,相信很多人都看過,看得出反思。但表面套話不少,談不上深刻,什么“用戶價值放在第一位”、“通過共創,達成共識”看著更像掛著生產車間的大標語。其實理想能成功很簡單,徹徹底底地讀懂了找清楚了買車人的需求,再完完全全實實在在地按此打造產品,背離了這個初衷,理想也沒有了主角光環。按此造車,對手們照樣能復刻理想SUV車系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