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潤明顯超預期主要是毛利率的明顯提升和降本增效Q的持續推進。毛利率明顯提升一方面得益于高毛利產品占比的提升帶來的產品結構優化,另一方面得益于上游芯片、面板等原材料價格的顯著下滑。
我們認為小米整體上是一個進攻性標的。主要是我們持續認為小米未來成長空間客觀,且增速會較快(小米成立于2010年,2019年即進入世界500強,是成為世界500強速度最快的一家企業)。雖然近1、2年由于多種黑天鵝9因素導致其業績波動大,但智能手機、loT與生活消費品、互聯網服務、新能源汽車將從短中長期方面持續驅動小米成長

短期來看,小米智能手機作為目前的增長主驅動力,預計未來幾年小米智能手機增速將出現顯著放緩,預計2023-2027年均復合增長單位數。增速大幅放緩一方面是基數效應9,另一方面則是小米在全球范圍內將面臨其他中國品牌的潛在威脅,目前看,無論是大陸還是海外,OPPO9、VIVOQ.榮耀也都在持續布局。此外,供應鏈和零部件的限制,能源危機、通貨膨脹對需求的沖擊等都為未來幾年智能手機的發展帶來一定負面影響。不過智能手機長期趨勢是向上的。主要是2個趨勢:1.隨著小米線下渠道的開拓。
小米在國內的出貨量仍有提升空間;2.小米在海外將繼續高歌猛進,在印度小米已長期盤踞第1(雖然2022年Q4失去第1的位置,但是特殊因素,預計后期還會奪回),而歐洲也已初見成效(東歐基本奪冠,西歐還能更進一步),預計未來在非洲、拉丁美洲等人口稠密地區也將延續升勢(目前拉美也逐漸開始做出成績)
中期來看,隨著5G和物聯網商業模式逐步成熟以及全屋智能生態鏈完善,預計未來2-3年后AIoT業務預計將接棒智能手機支撐小米集團的營收增速。

長期來看,因小米新能源汽車預計2024H1量產,若進展順利,預計該業務將帶動小米進入一個更為“闊的市場,進而支撐未來更久地高速增長。目前站在投資者的角度看,我暫時對小米電動車持中性態度。盡管電動車業務的開拓打開了小米的成長天花板,但入局時間是否偏晚、消費者是否買賬、近2年對其他業務是否有拖累都還是疑問。還需要進一步的跟蹤來做判斷。

互聯網服務業務則從始至終貫穿于小米,當小米的硬件業務增長驅動在不斷切換時(從智能手機到1oT再到新能源汽車),互聯網服務將依托于小米搭建的硬件生態鏈,也將不斷地變現兌現利潤,充當利潤增長引擎。
不過,小米這種成長性也往往伴隨著對應的風險,那就是如果成長不及預期帶來的一系列連鎖反應。但考慮到小米不同于其他的成長型公司,有著充裕的現金流和健康的財務狀況。就算不確定性最大的小米造車進展不順,我們相信小米的傳統業務也將基于其龐大的用戶基數,產生持續的利潤和現金流度過難關。當然,我們更愿意相信造車作為雷軍人生中最后的一次重大創業,盡管可能面臨諸多挑戰,但終將柳暗花明又一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