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是時候換一臺AI PC了?
何川想到的是20多年前的一次考試突擊,要是當時有AI就好了。
因為記錯了第二天的考試科目,清華學霸也不得已在考試前夜點燈熬油重新學習一門課程。
如果有內置大模型的電腦,一本電子教材輸入進去,把所有重要知識點列成提綱,我只需把這些內容背好就沒問題了。
更直接的改變是當下的工作生活。
總結篩選郵件、做匯報PPT……這樣瑣碎的工作,如果AI來做,人就能被解放出來。
已經在用AI輔助辦公的鄭愛國感慨, “一臺PC的價格,相當于有一個個人助理,何樂而不為呢?”
可能有人會問,云端大模型不能做嗎?為什么一定需要一臺AI PC?
因為計算要在本地、要構建個人知識庫、要隱私保護……更加完整的答案隨著最新AI PC的全面發售,已經向所有人呈現。
而關于AI PC的必要性與否,或許從此將不再是最熱門的討論話題。取而代之的是,是不是該換一臺AI PC了?
為什么對AI PC可以更加肯定?這個在一年時間內快速誕生的新物種,又是如何被造出的?
從真正意義的AI PC本身看起。
何以AI PC?
怎樣一臺PC才能被稱之為AI PC?
最基本的定義是將大模型引入電腦本地,通過生成式AI進一步拓展PC的能力。
從各大廠商的實際動作來看,第一波上機的AIGC應用集中在3大方面:
AI輔助創作(繪畫/文案生成等)
AI輔助辦公(PPT生成/會議紀要/智慧分身)
生活助手(知識問答/本地搜索等)
比如AI繪畫方面,高通、英特爾的最新PC芯片均已支持Stable Diffusion的本地運行,并且在生成速度上展開角逐。
聯想的AI PC中已具備AI畫師能力,它支持文生圖、圖像訓練和深度編輯等功能。
辦公場景中,打工人最關心的PPT生成方面,聯想率先在本地實現。
只需一句話,它就能基于上傳的文檔材料生成PPT大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