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武漢地鐵新港線西延線傳來喜訊:經過長達24小時澆筑,該線路第一標段工業路站至北洋橋站區間風井基坑底板澆筑完成,標志著全線首個主體基坑成功封底。
進入四季度以來,武漢地鐵新港線西延線、11號線二期、11號線三期、11號線四期、12號線等在建線路開足馬力,各種施工設備齊上陣,形成大干快上的氛圍,建設進度條不斷被刷新。
作業人員沖洗施工縫,確保新舊混凝土之間有效粘結
新港線西延線:
全線首個主體基坑封底
工業路站至北洋橋站區間風井設計為地下三層框架結構,長36.4米,寬25.6米,底板埋深約29米,土方開挖工程量約為2.6萬方,采用明挖法施工。
武漢地鐵股份公司一級項目經理徐錦斌介紹,項目部按照基坑圍護結構施工安全技術規范,嚴格落實管理責任清單制。項目部實施24小時巡查機制,巡查人員定時現場巡視并發布巡查照片及情況,實時密切關注基坑各項監測數據情況,確保安全“全時在線”。同時,項目提前儲備充足的應急物資及應急注漿設備,確保應急物資隨開挖深度向下轉運至作業面;組織施工人員開展基坑滲水和供電切換應急演練,提高全員應急能力。項目部通過“樣板引路、首件驗收”,給每個首件辦“身份證”建檔,實現全程“可溯源”,持續總結經驗,提升施工工效。
施工方中建三局項目經理李鵬東說,針對基坑地處長江一級階地,基坑內外地下水位差高達26米,主要地層為富水砂層,地質條件復雜,施工難度大的特點,優化降水方案,采用“按需降水,按需降壓”策略,保證地下水位始終處于安全高度,確保基坑開挖過程的安全性與穩定性。針對110KV高壓線影響,項目部通過在保護范圍內設置立體防護網,在高壓線塔安裝視頻監控和激光對射儀,優選低凈空施工設備,確保施工安全。
新港線西延線工程起于漢口火車站,止于新港線一期工程起點北洋橋站(不含),線路全長約19公里,設站8座,建成后將支撐楊春湖城市副中心和漢口濱江國際商務區的發展,串聯漢口站和武漢站兩大對外交通樞紐。
底板鋼筋焊接
12號線漢陽片:
3座車站轉入附屬結構施工
“目前,武漢地鐵12號線港口村站、丁家咀站、十里鋪站主體結構完工后已全面轉入出入口、風亭附屬結構施工階段。”武漢地鐵股份公司二級項目經理王斌介紹。
港口村站位于漢陽區芳草路與漢城路交叉口以北,沿芳草路南北向敷設,設置6個附屬出入口通道、2個附屬風亭;丁家咀站位于漢陽區芳草路與十升二路交叉口處,沿芳草路南北向敷設,設置13個附屬出入口通道、4個附屬風亭;十里鋪站位于漢陽大道和赫山路交叉路口北側,沿赫山路布置,設置8個附屬出入口通道、2個附屬風亭。
“上述三座車站均為換乘站,目前施工面臨回遷管線多,周邊環境復雜,安全要求高的難題。”王斌表示,隨著車站全面轉入附屬結構施工,各個作業面陸續展開,項目部變成指揮所,哪里需要協調,就到哪里召開碰頭會,把難題“擺”出來,共同想辦法、找對策。
施工方中鐵七局項目經理文斌說,項目部樹牢項目建設“一刻不放松、一天不能等”的鮮明導向,實行工期倒排、“掛圖作戰”,根據作業推進情況,工人“三班倒”、45臺大型設備滿負荷運轉,并運用BIM技術,三維投影展現施工方案和技術交底,提高施工工效,確保施工質量。
地鐵12號線港口村站、丁家咀站、十里鋪站建成后,將覆蓋南國明珠、十里景秀、水墨清華、東港國際花園等18個小區,武漢第二十三中學、鐘家村實驗小學、芳草小學、十里鋪小學等5所學校,2家醫院,為市民出行提供交通便利。
武漢地鐵12號線是武漢市首條地鐵環線,串聯7個中心城區,兩次穿越長江,一次穿越漢江,全長59.9公里,設站37座,建成后將有效緩解城市中心區域客流壓力,提升環線客流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