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手一只熊貓”,是網絡上對四川成都的美好想象。走上成都街頭,你就能發現熊貓元素在這座城市的廣泛分布——無論是IFS頂樓正在趴著的大型“圓滾滾”,還是天府熊貓塔上探頭探腦的可愛熊貓,都引來了無數市民游客拍照打卡。
如今,“成都造”仿真熊貓,正帶著成都人特有的親切、閑適、慵懶的特質,走向全球各地。
“我們的產品是超仿真大熊貓手工藝品毛絨玩偶,目前,已經累計定制仿真熊貓5萬+,銷往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西柚熊貓”總經理劉滔在接受采訪時告訴記者,除了“rua”起來、看起來特別像真熊貓以外,仿真熊貓還能發出大熊貓的聲音。
熊貓文創IP到底有多火?依托熊貓元素,成都企業怎樣走向海外?近日,紅星新聞記者采訪了這家制造仿真熊貓的成都本土企業,談一談他們的經驗與感受。
“西柚熊貓”在2024全球熊貓伙伴大會上的展位
仿真熊貓受歡迎
還將依托非遺“出海”
“市面上的熊貓玩偶很多,但大部分都是卡通類型的,真正能做到還原大熊貓手感的,很少。”劉滔說,從市場需求來看,成都需要更多具有代表性的高品質禮物,“另一方面,作為地地道道的成都人,從小對熊貓耳濡目染,我也希望讓大家在遠距離觀賞大熊貓的同時,能夠從成都帶回一只手感真實的玩偶。”
毛色泛黃、手感偏硬,是大熊貓毛發的特點。“為了盡量還原觸感,我們采用了澳洲羊毛,摸起來跟真熊貓略微粗糙的手感非常相似。同時,我們還對大熊貓的叫聲進行綜合采集分析,生成擬真語音編入玩偶發聲器,只要按壓,仿真熊貓就會發出大熊貓的叫聲,十分治愈和解壓。”劉滔表示,目前企業對“花花”“七仔”等大熊貓的骨架、體態、長相進行細致分析,并以它們為模板進行了產品制作,“其中‘花花’作為‘頂流’,它的仿真熊貓是最受歡迎的。每賣出3只,就有1只是‘花花’。”
仿真熊貓產品
縫紉、填充、修剪、造型……經過50多道工序后,一只圓滾滾、呆萌可愛的仿真熊貓就制作完成了。除了將“國寶”大熊貓帶向國際舞臺以外,毛茸茸的仿真熊貓中,還蘊藏著中國傳統的非遺技藝。
“我們采用了中國傳統的裘皮工藝進行制作,同時,還與四川成都的不少非遺技藝進行了聯動。”劉滔告訴記者,例如,四川的非遺竹編可以制作帽子,蜀繡、蜀錦也能成為仿真熊貓衣服的原材料,“依托大熊貓這個國際IP,未來,更多的非遺技藝將‘遠航出海’,向世界傳達中國魅力。”
超級IP有“超能力”
蘊藏多重機遇
從動漫潮玩到繪畫雕塑,從文創、文旅延伸到音樂、非遺,幾乎各行各業有著大熊貓這個超級IP。而成都,作為全球唯一一個既有圈養大熊貓又有野生大熊貓生活的超大城市,擁有著最獨特的IP資源,也蘊藏著經濟合作、文化傳播等多重機遇。
一組數據是,2024年春節期間,僅大熊貓明星“花花”就成功吸引了多達44.2萬人次的游客,相較于去年同期,該景區的客流量增長幅度超過了1.4倍。
“在四川成都,大熊貓已然成為文旅、文創等行業的重要支柱,也成為了旅游目的地的熱點,在全球范圍內具有較大的影響力。”在劉滔看來,大熊貓的魅力體現在“和善、堅韌、有點萌”的特質上,“從外觀上看,圓滾滾的大熊貓展現出無比可愛的特點,這也符合中國傳統的‘以和為貴’的品質;大熊貓已經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萬年,同時期的許多物種因為不能適應環境的改變而相繼滅絕,它卻堅韌地延續至今。同時,它們樂觀、天真且略帶萌態的形象,也代表了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給我們以生活的鼓舞。”
對成都,乃至中國的企業而言,如何依托大熊貓文創IP進一步走向國際?劉滔給出了自己的思考,“一方面,隨著大熊貓相關文創產業的迅猛發展,玩偶、發箍、冰箱貼等產品層出不窮、十分豐富。未來,我認為大熊貓IP還能與成都的生活方式深度結合,融入成都慵懶、閑適、松弛的城市特質,同時拓展覆蓋更多具有功能性和實用性的產品品類,增加‘回頭客’。”
“西柚熊貓”總經理劉滔
另一方面,他也提到,版權問題是制約大熊貓IP進一步發展的重要因素,“例如,‘花花’‘七仔’‘萌蘭’等大熊貓明星,我們期待相關部門能夠完善真實動物的版權保護機制,從知識產權的角度出發,推動企業進行IP的良性開發,避免無序的同質化競爭。”
就在今天,2024全球熊貓伙伴大會在成都開幕。全球伙伴以熊貓為名,齊聚成都這座“熊貓家園”。以“西柚熊貓”為代表的成都企業,也將在此次大會上尋找更多的合作機遇。
“作為參展方和官方合作伙伴,我們將仿真熊貓產品帶到了現場,并在展位設置了羊毛作畫體驗項目,邀請前來參會的國際友人、合作伙伴,用羊毛來制作一幅‘熊貓畫’。”劉滔在采訪中告訴記者,“同樣的,我們也期待能夠依托2024全球熊貓伙伴大會這樣的國際盛會,與更多經濟、文化、生態領域的熊貓相關企業建立鏈接、形成產業互動,并借此尋找更多商業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