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年內最后一場A級車展,今年的廣州車展被行業公認為中國汽車市場新一輪的“換季”。和去年的廣州車展相比,捷尼賽思、高合、奇瑞捷豹路虎、斯巴魯、一汽大眾捷達、雪佛蘭、啟辰、藍電、勞斯萊斯、邁莎銳等13個品牌缺席,在一輪市場格局洗牌后,有的品牌已黯然從牌桌離場,也有的品牌在大浪淘沙中脫穎而出。
作為自主品牌中的常青樹,吉利今年的市場銷量表現可謂有目共睹,財報數據顯示,今年第三季度,吉利汽車營業收入達到 603.78 億元,單季收入創歷史新高。銷量方面,吉利1-10月累計銷量171.6萬輛,提前鎖定全年銷量目標,其中10月新能源板塊表現尤為亮眼,單月銷量首次突破10萬輛大關。
進一步梳理不難發現,除了新能源領域的亮眼表現,在堅持油電并行雙向深耕戰略下,燃油車同樣成為吉利的銷量支柱。在今年10月,吉利汽車推出了全新的中國星東方曜系列雙車型,不僅彰顯了自主品牌敢于爭先的自信,更在性能和配置上大幅提升,使得中國星東方曜系列車型在同級燃油車市場更具競爭力,進一步鞏固了吉利在燃油車市場的領先地位。
在燃油車整體普遍承壓的背景下,吉利如何通過技術賦能走出同質化怪圈;“智能吉利2025”目前最新進展如何;對于明年又有著怎樣的展望?帶著上述問題,南都記者采訪了吉利汽車銷售公司副總經理、中國星事業部總經理王博,了解吉利汽車在面對市場變革時的思考與應對。
“智能吉利2025”全方位賦能
南都:即將跨入2025年,“智能吉利2025”的戰略規劃目前在落地方面取得了怎樣的成果?
王博:“智能吉利2025”戰略發布以來,我們整個集團按照戰略指引有條不紊地按照節奏進行推進,現在來說,從戰略到落地到整個的實施是完全按節奏在推進的。
用戶對于“智能吉利2025”首先關注的點主要在智能芯片,尤其最近幾年以來,芯片是大部分車主都非常關心的話題。吉利的自研芯片比如說“龍鷹一號”等芯片已經在吉利和銀河系列,包括領克系列車型上在大量應用,以及中國星系列都搭載自主研發的E02芯片。
第二個方面就是智能化的架構,吉利的智能化新能源架構,“GEA架構”也已經全面開始使用并投入新車型,比如說上市的銀河E5,包括廣州車展也展出了我們的新產品吉利銀河星艦7EM-i,這都來自于吉利的“GEA架構”。
此外吉利未來出行中具有核心競爭力的30顆衛星也在軌穩定運行,未來還會持續布局,目前已覆蓋全球90%區域,能夠為我們的車主提供衛星通話服務,現在銀河E8車型已經在搭載,未來還會在更多的車型上搭載。Flyme Auto智能座艙、Flyme Sound音箱系統等都在逐步實現應用。
南都:今年燃油車的智能化也是行業內的焦點話題,“智能吉利2025”對于燃油車有著怎樣的賦能?
王博:我們吉利中國星系列的燃油車實際上一個總體發展的大方向,就是要更高的智能化和更低的油耗。
比如說吉利上個月發布的中國星雙旗艦星瑞和星越L東方曜系列,兩款車型都搭載了L2+級別的智能駕駛系統,像星越L在高精攝像頭和雷達的配置數量方面都是比較領先的,在燃油車智駕體驗上名列前茅。
更低的能耗就是燃油車的油耗要降下來,現在吉利中國星的東方曜雙車型,通過我們的自創智能雙擎技術,使得油耗做到百公里4升左右,所以說吉利在未來燃油車的研發上,油耗要做到更低,同時要讓燃油車的智能化,比如說智能座艙,智能駕駛,智能安全,都要做到和新能源車一樣的智能體驗。
明年將是產品大年
南都:在今年行業整體承壓的背景下,吉利如何實現逆市增長,對于未來有怎樣的展望?
王博:今年吉利銷量目標的實現得益于兩個方面,第一就是在新能源發展的大趨勢上,吉利推出了銀河E5、星愿、銀河星艦7EM-i等多個爆款車型。同時吉利在燃油車上也是繼續加大研發投入,使得我們燃油車的優勢得到了持續的發揮。
從數據來看,新能源1-10月份銷量超過65萬輛,全年來看可能會增幅更高,在眾多車企中也是遙遙領先,吉利燃油車也在逆勢增長,1-10月超106萬輛。在目前累計銷量171.6萬輛的基礎上,加上11和12月的銷量,完成既定的銷售目標是基本沒有問題。
這也是吉利從造車以來始終專注于我們的核心技術,關注產品的品質質量,同時要做到智能化的領先。也就是說產品的高價值才能讓用戶認可,因為銷量數字的背后,是對一個企業體系化能力的考驗,吉利也是在技術、品質、智能化方面得到用戶的認可,才會出現這么多爆款車型。
在這樣的一個強增長趨勢的加持下,2025年肯定也將會是吉利的一個向上之年,也是吉利的產品大年,明年我們會推出多款的銀河系列的新能源全新車型,同時燃油車方面也會有全新的燃油車上市,也會有多款燃油車的改款和新款車型推出?;诂F在吉利發展的形勢和明年的多款新產品的推出,我們對2025年保持較好的增長趨勢,實現更大的銷量突破是完全有信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