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主一:
全球70%的自行車出自天津一個叫王慶坨的鎮上,他們之所以自行車做得好,是因為離唐山近
為什么離唐山近自行車才能做得好,因為低端車就是鐵架子,一輛車15公斤左右的鐵塊
然后就是為什么貴
因為貴的自行車銷量不太好,鎮上的水平只能做中低端車
這里有一個循環,銷量低必須單輛車利潤高,否則沒辦法生存
如果后面大家轉變思路不去買捷安特,天津的車完全可以做到1500左右,質量還比捷安特好
因為有很多天津的品牌就是這個價格,他們在海外的銷量極好,國內銷量基本維持
這種1500左右的車,架子、禧瑪諾套件、空叉油叉都可以給上。



車主二:
因為小眾,沒人來卷。
大眾自行車賊便宜。幾百塊都有。只能用于通勤。
然而通勤大家都寧可買電瓶車,而不是自行車。因為更方便。
雖說,自行車更好,還能鍛煉。但是。。。這個說法多少有點何不食肉糜的感覺。大部分人民工作量就足夠了。。。沒鍛煉量還得專門去運動的,工作都還行。。。不然真嫌自己工資低,改行去插秧試試?卡路里爆表噢,再也不用考慮鍛煉。
車主三:
自行車價格相對提升的背后原因
近年來,常有人感嘆自行車價格越來越高。然而,與多年前二八大杠需數月工資相比,如今幾千月薪已足夠購買多輛入門公路車。這種“貴”其實是相對的,尤其相對于其較低的物料和技術成本。
自行車已成為成熟的工業產品,物料和技術成本占比低,而勞動力成本占比高。隨著國家向第三產業轉型,勞動力再生產成本上升,導致自行車價格與技術水平出現倒掛現象。
自行車勞動力成本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 自行車需多樣化尺寸,以適應不同身高和身體比例的人。這導致物料不能通用,裝配流程有差異,難以實現大規模自動化生產,需大量人工操作。
- 自行車需保證輕量化,金屬車架需熟練焊接工人,碳纖維車架需熟練工人進行拼貼粘合,勞動力成本高。
- 變速器等零部件裝配復雜,需人工調試。整車裝配同樣依賴人工,壓縮成本將影響變速效果和騎行體驗。
- 自行車修理和維護等售后服務勞動力成本高,維修費用有時甚至超過新車價格。
此外,外部競爭環境也影響自行車價格。電動車和共享單車分別取代了低端買菜車和短途偶發代步需求的市場空間,使得自行車行業轉向價格更高的運動自行車領域。
面對自行車價格相對提升的現象,一般人難以買到物美價廉的代步自行車。但消費者可以通過學習組裝、維修和保養自行車的技術,降低購買和使用成本。在淘寶上購買車架和零配件自行組裝,或對低價整車進行改裝,都是不錯的選擇。
車主四:
沒有技術含量嗎?不要只關注系統運行的原理是否簡單,耐用性差距巨大,技術含量還是很高的。雖然我也不能理解現在騎車圈幾千的車子都看不上眼的情況。但是我明白,自行車這個東西和翡翠是一個道理,翡翠本身只是一塊石頭,毫無價值,純被人炒上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