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勢Auto-First|劉天鳴 發自廣州
2023年廣汽自主研發投入近84億元,新增專利3200件新增專利,相當于每月投入近7億元用于自主研發,每天有近9件專利申請,廣汽集團在新質生產力的指引下,通過持續技術革新,加快轉型升級。
連續6年的廣汽科技日,是廣汽集團新質生產力的最好展示。站在新能源汽車產業新“十字路口”,廣汽集團再次通過強有力的技術儲備和科技創新,點亮“下半場”最為核心的智駕與固態電池兩大科技樹分支。

在4月12日舉辦的2024廣汽科技日上,廣汽集團聚焦智電前沿技術,推出了國內領先的無圖純視覺智駕系統,以及實現關鍵技術突破的高安全大容量全固態動力電池,兩項技術均計劃在2026年量產裝車。電磁懸掛、MLounge祺跡頭等艙、 MBoard2.0祺跡芯智底盤、飛行汽車等多項科技,也一同亮相廣汽科技日現場。
智駕系統兩條腿走路
當下,智能化被普遍認為是新能源汽車下半場競爭的核心,而智能化的內在是基于AI、大模型等新技術打造的智駕系統。廣汽集團在智駕領域深耕多年,擁有,包括可完成極限空間泊車、一鍵召喚接駕、大曲率坡度跨層行駛的超級泊車,以及高速NDA、城市NDA、交通擁堵領航TJP在內的眾多先進智駕技術,在無人駕駛領域則已實現Robotaxi的示范運行。

在今年廣汽科技日上,廣汽集團推出了無圖純視覺智駕系統(以下簡稱GARCIA智駕系統)。廣汽集團總經理馮興亞表示,GARCIA智駕系統將在2026年的春天實現全面量產。
據了解,GARCIA智駕系統不依賴高精度地圖與激光雷達,僅依靠視覺傳感器和行業頂尖的AI算法,像人一樣感知世界,用更簡潔的硬件系統就能實現覆蓋范圍更廣的智能駕駛。

為了實現如同人一般的感知能力,GARCIA智駕系統通過感知多任務大模型,實現視覺識別三大領先能力。
第一,極其精準地理解復雜交通道路的能力。無論是匝道、隧道、彎道還是路口、分岔路等復雜場景,這套系統都能準確識別并理解道路的結構。
第二,超強的交通信號燈識別能力。這套系統通過深度神經網絡,實現了各種信號燈元素的準確識別,包括信號燈類型、各種符號和色彩、讀秒倒計時以及閃爍狀態等。
第三,處理復雜多變場景的能力。這套系統感知范圍達到車前150+米、車后100米,左右50米,是業界水平的1.5倍,感知類別除了車輛、行人、騎手、小動物等常見交通因素,更包括小推車、營地帳篷等不規則障礙物。

智駕不僅要看得清更要走得準。目前,智駕系統對于周邊環境的感知能力超過不少“老司機”,但智駕不能像老司機一樣“開車”的關鍵在于預測判斷與決策。
廣汽研究院人工智能首席科學家陳學文介紹道,GARCIA智駕系統通過對動態交通物體的實時跟蹤、意圖識別和軌跡預測,以及數據驅動與專家規則協同的指揮大腦,憑借廣汽首創的流體式時空聯合規劃技術,實現對其他交通參與者行為的精準預測,操控車輛作出合理、安全、高效的駕駛決策。
此外,在泊車場景中,這套系統也展現出卓越的性能,最小誤差可以控制到5cm,能夠實現行業最高難度的立體車位、窄車位泊車功能。

當然,GARCIA智駕系統還具備持續學習進化能力,借助自研的數據閉環和仿真系統,這套系統能夠在仿真測試中不斷迭代優化算法,實現自我完善與進化。廣汽集團正積極從多個維度打造數據閉環,已投資建設廣汽云數據中心、廣汽智能網聯大數據平臺等,同時通過如祺出行推出了涵蓋數據標注平臺ONTIME Data Encoder、高精地圖工具鏈ONTIME MapNet、智駕仿真平臺ONTIME NexSim三大板塊的自動駕駛數據解決方案,以數據為核心,驅動自動駕駛閉環迭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