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車企,也能站上智能化和電動化前沿?
廣汽科技日上,發布了一系列最新成果:
無圖純視覺智駕
全固態電池
飛行汽車
電動輪椅兩用座椅
既有對當下的考慮,同時押注了未來。
廣汽的當下,壓力很大:
合資品牌受到沖擊,凈利潤幾乎腰斬,盈利能力退回到8年前。
應對挑戰,面向未來,廣汽亮出了技術牌。
于是我們看到了,廣汽轉型的最新成果,也是傳統車企轉型的范例。
廣汽無圖純視覺智駕
廣汽在科技日主要介紹了兩大技術成果,首先來看最值得關注的支架智駕:
廣汽無圖純視覺智駕系統,去除了激光雷達,也不依賴高精地圖,只用視覺方案,就能實現包括城市NOA的全場景智能駕駛。
可以識別信號燈各自狀態、符號和讀秒倒計時,感知范圍達車前超150米,車后100米。
泊車時窄車位和立體車位也能應對:
這套智能駕駛算法還支持在仿真系統中自我完善,廣汽為此自研了數據閉環和仿真系統,推出了廣汽云數據中心和智駕仿真平臺,以數據為核心,驅動AI算法迭代升級。
無圖純視覺智駕方案,還不是廣汽智駕技術儲備的全部。
有激光雷達的“融合感知”方案,廣汽也有所布局。
目標兩條路線都能實現“去高精地圖”,做到“有導航就能開”。
聽起來,幾乎就是「全國都能開」換了個說法。
「全國都能開」這句和遙遙領先一樣,在去年被余承東帶火的Slogan,由華為率先落地,讓新勢力「開城大戰」一夜間偃旗息鼓。
而就在此時,有傳統車企站出來說,自己要去高精地圖,要「有導航就能開」,展現了魄力和信心。
廣汽的底氣在哪?
實際上,雖然是傳統車企,但廣汽在智能駕駛上有著不錯的技術儲備。
此前就秀了一把脫手脫眼的L3級智駕,在早高峰階段,橫穿高速和城區。
最近還聯合滴滴,雙方合資成立了自動駕駛公司廣州安滴,各自占股50%,推動Robotaxi量產,明年量產。
因此,當前的廣汽,同時布局L2級高階智駕兩大技術路線,積極推動L3級落地,還規劃了L4級的量產車項目。
對智能駕駛的重視,在傳統車企中罕見。
廣汽在智能化上取得進展,電動化也迎來了突破。
不玩文字游戲,真正的全固態電池,也亮相了廣汽科技日。
廣汽全固態動力電池
所謂全固態電池,即不含液態電解質,完全依靠固體儲能,穩定性和能量密度大大提高。
目前國內已上車的固態電池,嚴格意義上來說都是半固態電池,比如本月初剛上市的智己L6,搭載的“固態電池”來自清華系創業項目清陶新能源,仍含有超5%液態電解質。
廣汽的全固態電池則更進一步,去除了液態電解質,不過要等2026年才會裝車。
能量密度超400Wh/kg,相較于行業目前領先的液態鋰離子電池,提升超50%,上車后整車續航里程可超1000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