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天前,專業顯示行業媒體《PDPI》披露了華為三折形態專利的信息。華為公司在3月申請了這項“折疊屏設備”專利,正如外界的預期,這是一個兩套鉸鏈的三折設備。
此前,《智物》曾經最早披露過華為正在與三星競爭,全球首款三折折疊屏手機的先發,而且其數量規模相當可觀。如今,隨著華為新專利的曝光,意味著華為很可能將會率先發布這一創新性的設備。多位市場人士證實,該設備將會在未來數周內做好上市的準備。
過去數年當中,華為、三星等安卓生態鏈,走出蘋果外觀設計的陰影,將折疊屏生態從零到一,逐步做大,如今已經成為安卓生態高端策略的重要路徑。

三折專利披露,新產品發布在即
《智物》重點強調的是,在AI軟件能力即將為智能手機帶來新契機的前夜,華為、小米、OV等中國安卓生態,突然具備的這一獨特能力,具有重大意義。這意味著,安卓生態尤其是中國智能手機企業,在硬件方面具備獨立設計的能力——當AI時代來臨,中國企業可以快速、自由地推出軟硬一體的AI手機。
此外,《PDPI》在其文章中著重提及,華為三折手機的發布,將會給面板、鉸鏈和UTG蓋板供應商帶來利好,其中著重提及了凱盛科技的UTG。該文透露,華為此前上市的翻蓋折疊機型Pocket2上曾經量產使用了凱盛科技的國產UTG。
但是,該文提到UTG目前的成本相比CPI有數倍的增加,此應系誤傳。通過合理的市場競爭策略,無論是三星OLED所搭載的肖特UTG,還是國產UTG,其價格已經基本接近CPI。
凱盛科技UTG國產化意味著,在國產OLED占領國產折疊屏手機絕大多數份額之后,又一國產產業鏈的重大的進展。在整個折疊屏手機產業鏈環節當中,本土廠商基本上完成了全系國產化替代,只有鉸鏈組裝、屏幕膠水等部分環節尚有待提高,東睦股份、斯迪克等企業也進展迅速。
《智物》此前還曾經專文提到過,像碳纖維竹書這樣的產品,如今也有多家企業可以供應。
有意思的局面是,三星電子若想讓自己的折疊屏手機產品保持一定的價格競爭力,蘋果若想進入這一領地,也將不得不與中國產業鏈盡快開啟合作。這一局面在手機硬件的創新進程中,似乎還屬于首次。
折疊屏為中國手機廠商,以及中國的國產手機產業鏈提供絕佳的練兵場,如今,隨著折疊屏手機規模提升,三折等新產品的不斷涌現,收獲期終于來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