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天然氣重卡市場滲透率將上升到31%,全年市場需求會達到33萬輛。”在日前于廣州開展的物流運輸車輛高峰論壇上,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汽車行業分會、中國國際商會汽車行業商會會長王俠,對商用車未來發展如此判斷。
物流運輸車輛高峰論壇已連續舉辦了9屆,成為行業專家學者、主機廠及物流鏈條上的合作伙伴們深度交流的盛會。
請看方得網整理報道。
市場回暖在即
下一輪向上周期已然到來
“雖然商用車2024年前三季度銷量289萬輛,同比微降1.6%,但商用車市場未來是向好的。商用車大約5-7年是一個更換周期,上一個高峰是2019年-2020年,我想新的替換周期已經到來。”王俠如是說。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汽車行業分會
中國國際商會汽車行業商會會長王俠
前三季度我國固定投資(不含農戶)將近37.9萬億,同比增長3.4%;其中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4.1%,制造業投資增長9.2%。我國經濟基本面企穩回升,物流上游回暖利于行業向好發展。
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青年首席研究員、物流研究中心室主任楊勇同樣表示,自“入世”以來,我國貨車保有量與經濟發展呈跟進態勢。實際在2013年,貨車的理論供給已經出現20%左右的過剩。隨著治超、脫碳等政策影響,扭曲的貨與車之間的匹配關系逐漸回歸正常,將有助于供需再平衡。
楊勇強調,政策驅動、路網完善以及貨車貨內結構的調整,是推動貨運發展的重要變量。“按照政策規劃,2025年新能源和國六占比力爭超過40%;同時到2035年我國目標高速公路網絡是16.2萬公里,與現在的12.2萬公里相比還有增量的空間。”
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青年首席研究員
物流研究中心室主任楊勇
不止是外部因素助力,業內新生驅動力蓬勃發展,正逐漸成為拉動商用車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以新能源重卡增長為例,2024年10月份銷量史上首次超過8000輛。
王俠表示,預計2024年底,國內新能源重卡保有量將突破7.5萬輛,滲透率達到13%。同時在多元化能源變革的今天,燃氣重卡、氫燃料重卡也在為行業發展提供新賽道。有機構預測,2025年天然氣重卡全年市場需求將達到33萬輛,滲透率達到31%。
新模式孕育新動能
貨運行業高質量前進
技術進步孕育新的車輛與基建,結合形成新場景,催生新業態。在新業態下誕生新的企業主體、勞動者和管理者隊伍,并由此生成新的規則和治理體系。楊勇表示,“智慧、綠色、人文、開放”將是未來運輸行業發展轉變的關鍵詞。
2023年11月,交通運輸部辦公廳印發《自動駕駛汽車運輸安全服務指南(試行)》,對自動駕駛規范引導。2024年4月,交通運輸部發布《關于支持引導公路水路交通基礎設施數字化轉型升級的通知》,引導智慧交通先導應用。楊勇介紹,“未來智慧的車是發展方向,相關政策以及交通投資都在向數字化轉型升級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