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發布截止9月30號的2024第三季度財報。隨著電商競爭格局不斷加劇和市場環境的快速變化,拼多多業績增速的下滑成為了業內熱議的話題。
實際上這份財報不僅是對第三季度業績的總結,更體現了拼多多管理層在戰略布局和業務執行上的深度調整。
拼多多公布的2024年第三季度財報揭示了公司在電商領域的最新發展態勢。財報顯示,拼多多Q3營收達到994億元,同比增長44%,與上個季度相比,營收增速有所放緩;同期凈利潤達250億元,同比增長61%,環比下降22%,延續了上一季度的步調。
穿透看拼多多財務數據增速放緩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
一是行業競爭加速。隨著電商行業的快速發展,競爭愈演愈烈,再加上近兩年消費疲軟,對于任何一家新型平臺亦或是傳統電商都是非常大的增長壓力。
但這并不是最重要的原因,拼多多的業績下滑更多是主動選擇的結果,也就是我們要講到的第二個原因——
拼多多加碼對于平臺生態系統建設的投資,從追求快速、短期的利潤增長,轉而追求平臺的長期價值,這種戰略的調整導致了財務數據的增速放緩,因此我們可以認為這種業績數據的減速時主動管理的結果,以此求質、求新、求變。
正如拼多多聯席CEO趙佳臻在財報電話會上所說,受業務發展的自然路徑的約束,業務的增速長期不會是線性外推的,在這種情況下,收入增長放緩是必然的。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24年9月30日,拼多多持有的現金、現金等價物和短期投資為3085億元人民幣(約440億美元)。這說明拼多多賬上躺著3000億現金,既沒有分紅,也沒有回購,這也從側面說明了拼多多在接下來生態建設投入上的堅定決心。
拼多多集團董事長陳磊也表示,在財務數據之外,公司更加看重生態投資帶來的長期價值。未來幾個季度,拼多多將繼續投入“電商西進”等戰略,給用戶、商家及產業帶來更長遠的回報。
因此,拼多多Q3財報不僅展示了公司在財務上的表現,更透露了其在戰略上的深思熟慮。通過主動調整財務增長速度,為實現長期的、可持續的發展打下基礎,可以預見的是,未來拼多多有望實現更高質量的增長,創造更大的價值。
拼多多作為一家初創公司,其在生態建設和高質量發展上的主動投入體現了其長遠的戰略眼光和堅守長期主義的決心。這種戰略轉型并非短期的權宜之計,而是拼多多對于未來市場趨勢的深刻理解和預判。
雖然因此而導致的業績增速下滑從Q2就開始了,但可以預見到的是,如果這個長期增長的藍圖被拼多多跑通,那么拼多多未來的發展會是相當優質且高效的。
進入三季度,拼多多一直堅持的高質量發展戰略進入了全面加速的階段,平臺對生態建設的投入進一步加大,推出了一系列的減免和扶持措施,從供需兩側提供持續的普惠支持。
2024年8月中旬,拼多多推出了一系列“百億減免”政策,旨在通過降低商家運營成本來激發市場活力。這些政策包括退還多項服務費用、降低先用后付服務費、減少商家店鋪保證金以及降低提現門檻等。特別是對于農產品和國貨商品的商家,這些政策每年可以為他們節省數十萬元的推廣服務費用,有效支持了商家和產業帶的轉型升級。
此外,平臺全面升級了商家售后服務體系,在消費者申請僅退款時,平臺主動引導消費者進行更詳盡的描述及舉證,為商家反饋更多的信息,以便商家對異常售后進行申訴。針對異常訂單,商家申訴成功后將由平臺對相關訂單進行賠付。對存在輕微問題的產品,如衣服線頭,商品表面輕微劃痕瑕疵,包裝破損等,平臺不支持全額僅退款。
平臺還對訂單僅退款金額上限進行了調整,并對消費者的售后記錄、商家的售后申訴進行分析研判,不斷完善針對惡意用戶的內部打標機制,停止惡意用戶的僅退款售后支持。這些舉措有效降低了平臺僅退款訂單的比例。
拼多多還積極實施“電商西進”計劃,以促進西部等偏遠地區的電商發展。該計劃免除了偏遠地區訂單的物流中轉費用,由平臺承擔,顯著減少了商家向這些地區發送訂單的快遞成本。在農產品、生鮮和日常用品等品類中,快遞費用最高可降低70%,這使得西部地區的快遞訂單量環比大幅增長。這一舉措不僅激發了商家開發西部市場的積極性,也為促進東西部地區的經濟交流與合作提供了動力,實現了區域商品銷售和消費升級的雙向賦能。
繼“百億減免”之后,拼多多全面啟動了“新質商家扶持計劃”,這也是個全面而深入的計劃,通過投入100億資源包,優選并扶持具備產品和技術創新能力的新質商家和新質品牌。拼多多對這些商家進行產品、營銷、運營及供應鏈的全鏈路扶持,以促進他們的高質量發展。
在9月初的“豐收節”活動中,拼多多投入了10億補貼資金和20億流量資源,特別扶持了溫縣山藥、平和蜜柚等新質農貨商家,推動時令農貨出村進城,助力農產區豐產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