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順豐、京東兩個快遞行業巨頭,不約而同的將目光對準一個焦點,并且大動作不斷,是什么賽道有如此魔力呢?那就是港澳臺業務!
順豐與香港有不解之緣,香港市場是重要“戰場”
順豐和香港的關系,想必了解快遞行業的人并不陌生。順豐老板王衛九十年代初,經常往返于香港與大陸,有時會受人之托,捎帶貨物出入境,久而久之,王衛敏銳的把握到了商機。從父親那里借到10萬元資金后,22歲的王衛與幾個伙伴合作成立了專送快件的公司,并于1993年3月26日,在廣東省順德市注冊成立了順豐公司。因此順豐和香港之間,從順豐成立伊始,就有了超強的黏性。
也因為順豐和香港的特殊淵源,讓順豐從來都未忽視香港市場的開拓。就拿現在順豐在香港的布局來說,為了響應香港市民日益增長的在內地電商平臺購物的跨境寄遞需求,順豐全面升級了集運服務,為香港地區客戶打造“全港可上門,最快當日達”的高效服務體驗。

時效升級方面,在中國內地網購平臺下單的包裹,到達順豐集運倉后,上午10點前合單,當日可送達香港客戶手中;10點后合單的包裹,次日可送達。深圳超市線上、線下購買的商品,上午寄出下午送到。這種最快當日達的快遞時效水平,讓香港用戶完全可以體驗到與內地用戶一樣的極致速度。
派送升級方面,憑借著順豐遍布香港的自營網絡,可實現全港包裹送上門,且無需額外收取住宅附加費。此外,順豐在香港的營業點、順豐站點、智能柜以及合作便利店共計超過1500個,各類自提點遍布全香港,覆蓋住宅及工商區域。無論是送貨上門還是自提點或自提柜服務,用戶都可根據自身需求自由選擇派送方式。
服務升級方面,順豐集運收費透明,收費項目和標準一目了然。無論是工商、住宅區統一收費,派送上門收費首公斤¥17.9起,自取¥13.9起。為包裹物流狀態提供全程跟蹤,配置專業人工客服,售前問題專業解答,售后問題分級處置等措施,打造全方位服務體驗,讓客戶放心網購。
京東在港澳業務不斷升級,提供了內地與港澳之間高質量快遞物流服務
2023年10月,京東快遞在港澳地區全面服務升級,半年來,京東快遞在港澳市場保持高速穩定增長,日均單量增長近10倍,港澳兩地與內地互寄單量增長3倍。京東通過開設多個快遞運營中心實現全環節自營,并提供全港、全澳范圍內的送貨上門服務。其中,香港同城快遞最快可實現4小時送達,包裹的派送時間也延長至晚上22點,極大提升了寄遞體驗。此外,京東快遞還將“微笑面單”落地至港澳,利用技術手段保護用戶隱私,增強了快遞服務的安全性。
快遞服務的升級對網購體驗的提升也有帶動作用。升級后,港澳消費者在京東商城購物,可享受京東快遞官方送貨上門服務,最快次日達。近期,京東快遞還將增開內地至香港車輛班次,持續擴大“內地網購、次日收貨”的占比,進一步提升消費者體驗。
京東快遞的升級,離不開京東商城的市占率提升。港澳的物價與內地相比較而言,遠高于內地,當地豐澤電器,HKTV mall都是比較大的網購平臺,但物品種類和性價比都遠不如京東商城,消費者購物體驗肯定是京東商城更佳。同時京東商城的物流時效、服務水準,也在逐漸提升,這種超強的競爭力,讓京東商城在港澳的市場份額,不斷提升。
快遞出海“燈下黑”,港澳臺業務容易被忽視
2023年,我國快遞業務量國際/港澳臺快遞業務量累計完成30.7億件,同比增長52.0%。而同年度同城快遞業務量增速為6.6%,異地業務量增速為20.5%,與國際/港澳臺快遞業務量增速相比差距甚遠。
國際業務被行業所重視,因為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之下,依托于中國經濟全球化加快,跨境電商的崛起,快遞物流行業出海勢在必行。無論是北美、歐洲還是東南亞業務,近年都是國內品牌的發展重點。
順豐、京東在港澳臺持續發力,但很多時候港澳臺業務容易被很多快遞企業忽視。究其原因,第一是因為前些年內地電商發展速度太快,港澳臺與內地有差距,近年港澳臺電商發展速度有所提升,但仍然與內地差距大。第二是近年快遞出海的誘惑力太大,頭部玩家將目光聚焦到更遠的地區,容易“燈下黑”,忽視了港澳臺業務的發展。
港澳臺快遞市場大有可為
前不久的清明節假期,“港人北上”再次成為現象級話題,“港珠澳大橋堵車”也沖上熱搜。為什么2018年建好的大橋突然就堵車了呢?原因就是港人北上已經成為普遍現象。
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是我國重大國家戰略。近年來大灣區在科創產業加速發展、軟硬聯通不斷拓展、協同融合縱深發展等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北上南下”的旅客跨境探親、旅游、購物。“上午在廣州見朋友、吃早茶,下午在深圳采買禮盒,晚上在香港看煙花匯演,第二天到澳門看花車巡游”。這種多地游玩的路線已經成為香港市民的常態化生活。
更多聯動帶來的不僅僅是大灣區經濟上的不斷飛躍,也為各行各業的融合帶來了發展的便利,其中快遞行業更是實實在在嘗到了甜頭。
常去內地的香港市民,也逐漸體會到了內地線下及線上購物的爽感。因價格相對便宜、匯率合適等因素,香港市民今年到內地購物的需求愈發旺盛,連奶粉、化妝品、奶茶、糕點、特色美食等日常商品都成為代購的“緊俏貨”。
對比增速已經放緩的內地電商市場,香港電商市場增速處于高位。香港政府統計處數據顯示,2022年,電商銷售額占香港零售業的總銷售額接近10%,與2021年相比上升21%。
電商南下港澳是爆點,港澳北上同樣也蘊含極大商機。“我們將于今年內推出一系列措施,包括在電商平臺舉辦‘香港購物節’、推出‘電商易’,加強提供有關在內地發展電商的資訊,協助香港中小企業把握內地內銷和電商市場的龐大機遇。”香港特區政府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丘應樺近日表示。同時香港也給本地中小企業的發展提供改了便利,幫助他們應對復雜多變的環球經濟形勢,拓展業務,提升競爭力。目的就是讓中小企業,尤其是電商的發展環境更好。
不僅僅是順豐、京東兩個品牌,其實大多內地頭部品牌在港澳臺都已經開展了快遞業務,我國作為全球第一的快遞行業體量,無論時效還是服務都在不斷提高,相信港澳臺這個大有可為的市場,未來一定會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