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來,不再是「蔚一萬」了。
5 月新勢力銷量放榜,蔚來單月交付新車超 2.05 萬輛,實現環比增長 31.5%,同比增長 233.8%,創下蔚來品牌歷史交付新高,成為本月新勢力純電的「頭號玩家」。
截至 5 月底,蔚來年內累計銷量實現了同比增長 51%,達到 6.62 萬輛。

蔚來 1-5 月銷量統計-圖片來自微博@蔚來
昨夜,蔚來正式發布 2024 年第一季財報,其中:
- 蔚來一季度新車交付超 3 萬輛,同比減少 3.2%(*其中轎車交付 1.22 萬輛,SUV 車型交付 1.78 萬輛)
- 該季度營收達到 99.1 億元,同比下滑 7.2%,環比下降 42.1%
- 一季度整車毛利率約為 9.2%,毛利率則為 4.9%
- 一季度研發投入為 28.6 億元,同比降低 6.9%
- 包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受限制現金、短期投資及長期定期存款后,蔚來該季度現金儲備為 453 億元
- 凈虧損約為 51.85 億元,經調整凈虧損則為 49.03 億元
一季度新車交付量平平,反映在蔚來財報上的數字也說不上好看。但蔚來給出了更加樂觀的二季度指引:
二季度,蔚來預計將會交付 5.4-5.6 萬輛,實現同比增長 129.6%-138.1%;而營收預計將會達到 165.9-171.4 億元,同比增長 89.1%-95.3%。
對于蔚來來說,二季度才是銷量的「重頭戲」。
沒有新車,賣得更好了
如今的新能源汽車行業風向變化太快,一個顯而易見的現象是:以銷量為生命線,車企產品的生命周期正隨著銷量的變化強烈波動。
為了提振銷量,車企不僅降價促銷,還在加速車型迭代,變著法子刺激市場,最終產品成為「季季拋」,車企和產品都兩敗俱傷。
蔚來品牌在 2024 年不會有大改動的新車型,只會有 NT2.0 車型的小改款,我們會繼續保持質量和供應鏈的穩定。
去年年末,李斌在業績財報電話會議上,重申了蔚來在未來一年的車型計劃。他表示:除了 24 款車型的小改款工作,蔚來產品序列將以當前形態平穩過渡至 2025 年。
在 ET9 之后,蔚來的主要產品序列才會逐漸迭代至 NT 3.0 平臺。
這也意味著,在 2025 年之前,蔚來品牌最新發布的產品,還是在去年 12 月完成預發布,直至 2025 年才能量產交付的行政旗艦轎車 ET9。

2023 NIO Day 完成預發布的蔚來 ET9
與當今新能源行業的時代背景迥然不同,沒有新車的蔚來,卻賣得更好了。
蔚來近期銷量的爆發,還有些「天時地利人和」的意思。
3 月末,小米汽車正式發布品牌首款純電轎跑,SU7。21.59 萬元起,定位 C 級高性能生態科技家轎,發布后 27 分鐘內小米收獲超過 5 萬張大定訂單,而據一線數據統計發布 72 小時,小米 SU7 大定的鎖單量超過了 4.5 萬張。
5 月底,小米集團發布第一季度業績財報,財報提及:截至 4 月 30 日,小米汽車累計鎖單量超過 8.8 萬張。
交付 43 天,小米 SU7 系列交付新車達到 10000 輛。受到雷軍這一國民級流量 IP 的影響,電動汽車的普及率攀升,國內新能源市場開始進入「新次元」。
據有關統計數據顯示:2024 年 4 月,20-30 萬元價格區間的新能源滲透率約為 46.9%,而純電與插混車型的比例則近乎來到了 7:3,純電成為該區間的主流選擇之一,蔚來也開辟出新的增長空間。
據汽車博主@孫少軍09 發布的小米 SU7 上市一線快報透露:
- 小米汽車上市效果超預期,鎖單與退訂同時迎來高峰
- 提車周期較長,鎖單用戶更關心提車時間,部分客戶因為無法確定提車時間選擇退訂
- 客戶出現明顯的「破圈效應」,進店客戶會分流至其他品牌看車,而其中提及率最高的車型就有蔚來 ET5/T
- 小米汽車的外溢分流訂單,平均每周能夠給極氪、蔚來創造 300-500 輛的增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