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視、手機尚不普及的年代,我對收音機是情有獨鐘的。那時,我有一臺老式的“海鷗牌”收音機。
在收音機里,可以聽到國內外的新聞,也可以欣賞許多文藝節目,像京劇、評書、相聲、廣播劇、電影錄音剪輯等,聽得開心,而且寓教于樂。
那時候最吸引我的是聽劉蘭芳說的評書《岳飛傳》,岳飛精忠報國的赤膽忠心,岳家軍“還我河山”的誓言,聽了真使人動容。
“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的視死如歸的精神真令人感動。
還有一件事,就是我當年渴望學習英語,但苦于沒有門路。適逢大連人民廣播電臺開播了英語講座,聽到這個喜訊,真使我心花怒放。
但那時我已年過不惑,學起英語來真是“蜀道難,難于上青天”,甚至感到學的沒有忘得快。
但我有過學習俄語的經歷,憑借“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的決心和毅力刻苦學習,終于把英語初級班和英語中級班的六冊英語啃下來,從而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但志得存高遠,追求無止境。隨后我又學習大學英語教材,使我的英語學習有了質的飛躍。
當我津津有味地閱讀英語,當我和外國朋友傾心交談時,當我在文藝晚會上飽含深情地唱起蘇格蘭歌曲的時候,我深深地感謝廣播給我帶來的知識和樂趣,我懷念那些日子,懷念那臺“海鷗牌”收音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