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2月,起亞中國首席運營官楊洪海在公眾平臺上對比亞迪大肆抨擊,卻引發了網友們對起亞在華表現的群嘲。
然而,一年多過去了,曾經被認為可能退出中國市場的悅達起亞,似乎正逐漸回暖。
銷售數據回暖,但挑戰依舊
6月5日,悅達起亞最新數據顯示,5月份銷量達19,086輛,同比增長99%;整車生產20,000輛,同比增長133%,今年1-5月,累計銷售88,934輛,同比增長86%;累計整車生產86,560輛,同比增長184%。

然而,2024年1-4月,悅達起亞在華銷售2.08萬輛,同比降低13.65%。顯然,悅達起亞的增量主要來自出口。
出口市場成為新增長點
江蘇悅達官宣,將鹽城工廠打造為全球出口基地。今年以來,基于起亞電動汽車專用E-GMP平臺開發的EV5開始銷往澳大利亞、哥倫比亞、摩洛哥等國,5月單車出口銷量大增。此外,索奈在一季度已率先銷往海外,1至4月出口1.2萬臺,預計全年出口4萬臺。

根據計劃,悅達起亞將新增出口國家至80多個,預計每月出口量維持在1.4萬-1.6萬輛,全年實現17萬臺的出口目標,并借此優勢全面向年產銷30萬輛發起總攻。
扎根中國市場的決心
去年2月的“楊洪海事件”引發廣泛關注,一個月后起亞中國在上海召開新能源戰略發布會,起亞全球CEO宋虎聲重申扎根中國市場的決心。起亞計劃到2027年將EV產品陣容拓展至6款車型,到2030年實現純電車型年銷量18萬輛的目標。

然而,現實是,EV5在中國市場的表現并不盡如人意,自上市至今年4月末,累計銷量不足1900臺,4月單月銷量僅400余臺。
燃油車市場的堅持與挑戰
在今年由比亞迪引發的“電比油低”價格戰下,燃油車市場進一步被擠壓,起亞寄望以燃油車如索奈鞏固市場,但市場表現仍在起步階段。

截至目前,悅達起亞在中國市場的表現仍未達到預期目標。不管是2024年的產銷目標還是新能源汽車階段目標,距離設下的目標還有很大差距。
悅達起亞的未來能否在中國市場逆襲,仍需時間檢驗。在全球市場取得突破的同時,如何在中國市場重塑品牌形象,提升銷量,仍是其面臨的重大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