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電車技術更新迭代也變得越來越快:
譬如5年前,800v技術還是保時捷電車的標配,現在卻開始走入千家萬戶;曾經高不可攀100度電池也是如此,而現在已經搭載在越來越的車型身上….
在這樣情況,其實還有一些技術異常重要,甚至可以被稱為革命性的改變,可是很多人還不知道。
對此,今天我給大家簡單講一講。
搞懂以后,建議大家就不要買“傳統電車”了,有條件的情況下,盡可能買這些搭載了新技術的”新型電車”——因為它們的優勢,真的很大!

首先,就是盡量買搭載了半固態電池的電車。
雖然寧德時代最近也宣布,即將推出神行電池puls版,搭載在電車上,續航也能超過1000公里。
但有條件的情況下,還是建議買搭載了半固態電池的電車——因為不是安全一點點。
畢竟,現在的主流電池,都是液體電池,它們的特性就是必須存在隔膜,使得離子通過,同時阻止電子的流動。
但問題又來了,這種必須的隔膜又十分脆弱,一旦破裂或者碰撞,就會出現短路或者自燃。
這也是為什么,電車相對容易起火的原因。
雖然電池廠家和車企做了很多努力,采用了電池車身一體化技術,加了很多阻燃劑,熱管理系統、無熱蔓延技術等等。

但只是安全防護做的好了,無法改變它的本質。
但半固態電池就不一樣了,先天素質提高了很多倍。
說白了就是,固態電解質的特性就是不易燃、無腐蝕、也不揮發,更沒有漏液的可能——在這樣的情況下,即使沒有隔膜,也很難發生短路,爆炸或火災。
雖然半固態還不沒達到完全形態,但比主流電池已經好很多倍了。
所以,盡量買搭載了半固態電池的電車。

其次,就是盡量購買配備了高階智能駕駛的電車。
不完全是因為駕駛體驗的原因,雖然配備了高階智能駕駛以后,上了高速的確省心省力。
但拋開這點不談,其實還有很大的意義!
為什么這么說呢?
因為高階智能駕駛,不僅能提升了駕駛的舒適性,更是間接或者直接的,提高了行車安全性。
畢竟,配備了高階智能駕駛系統的汽車,車身的傳感器和雷達特別多。
這些雷達,不僅能在可能發生風險時預警,甚至還會在遭遇危機時,結合主動系統幫助你。

比如,最近一次駕車,明明后視鏡中沒有任何車輛,我準備變道。
但系統卻“滴滴滴的”不停報警,我等了一會才發現,側后方跟了一輛電瓶車,恰好卡在盲區內——如果不是系統提醒,說不定就撞上了。
此外,配備的高階智能駕駛的電車,往往還有優秀的aeb功能,在出現“鬼探頭”或者可能遭遇碰撞時,有概率直接剎停。
這會大大提升我們行車的安全性,避免交通事故的產生。
甚至在大腿抽筋或者身體不適時,還可以開啟“ai代駕”模式,讓車輛自己開。消除因身體因素,帶來的各種風險和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