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來6月1日公布:2024年5月交付新車20,544臺,同比增長233.8%,環比增長31.5%,創歷史新高。今年1-5月,蔚來交付新車66,217臺,同比增長51%。截至目前,蔚來已累計交付新車515,811臺。蔚來成為業內首個交付量破50萬臺的高端純電品牌。作為主銷車型,蔚來ES6和EC6在5月的總交付量破萬,其中,ES6的累計交付超過20萬輛,在30萬級高端純電SUV細分市場銷量最高,在4月份單月市占率達到19.36%。

這一份亮眼的成績單,不僅是對蔚來的投資人,股東,合作伙伴,用戶,同行都是震驚的存在。以往對蔚來的印象是,價高,門檻高,逼格高,吊性高,不接地氣,這次的數據改變,其背后主要是兩點:降低價格和增加高端體驗感;
原因之一:降低價格+BaaS方案調整,對30萬以下市場的“降維打擊”

作為高端純電的代表,蔚來的平均售價在35W左右;對于普通用戶,有3個不得不面臨的巨大考慮點:1)一次性拿出35W來買一臺電車,2)后續的充電續航保證方案,需要一個固定充電樁,3)出行路上,方便充電的第三充電空間選擇;
面對這樣的問題,蔚來針對性給出了解決方案:
1)10億元購置補貼政策,讓價格優惠到銷售訂單,買車實實在在的降價了,平均售價降低7W元,降至30W以下,對用戶群體是現象級的變化;讓門檻降低,潛在客戶基數大大增加;
2)蔚來在3月開始,將標準續航電池包租用服務費從980元/月調整至728元/月,降幅達到25,7%;長續航電池包租用服務費從1680元/月調整至1128元/月,降幅達到32.9%;同時電池租用服務費還可以付4贈1,最高12期。還有,用戶享有換電券福利,提車后可獲贈40張免費換電券。另外,用戶根據不同車型還可享受至高18000元的選裝基金。據了解,在5月的購車用戶中,選擇BaaS方案購車的用戶,已經超過了80%,而在6月份,BaaS用戶專享購車優惠還會延續。
3)大家作為最真實的汽車用戶,在真實日常使用中,其實很少有人會高頻率的長途駕駛,更多的是幾公里到幾十公里的日常通勤,偶爾一次的三五百公里的自駕游和短途周邊游;也就是用戶對長續航的實際需求大大不如書面或者宣傳上那么高需求,反而更像是車企通過一系列的模擬數據編造的美好故事,使客戶產生錯誤的判斷。在對比插電混動汽車或增程汽車和純電汽車后,一旦有較遠續航需求時,由于小電池的先天劣勢,混動模式不論駕駛體驗還是使用成本都不如純電模式,這就是許許多多插混類汽車用戶再換車或增購車會選純電動汽車的原因。早期用戶為了價格便宜選擇了混動,但是插混類汽車的保有量越大,其純電里程不足的缺點就會越突出,也會被越來越多的家庭汽車用戶看到;
4)“雖然我家里沒法安樁(充電樁),但我家附近有個換電站,3分鐘換電體驗非常好。”一位蔚來新用戶表示。截至6月1日,蔚來已在全國布局換電站2,428座,充電樁22,601根,其中高速公路換電站超800座,是全國布局換電站、充電樁最多的汽車品牌。目前,蔚來正在部署的第三代、第四代換電站,已經可以實現“三分鐘滿電出發”,與充電服務設施形成有效互補。另外,通過換電,蔚來對電池集中進行健康管理,延長電池壽命,用戶始終可以擁有一塊健康度高的電池,沒有電池壽命焦慮,相當于擁有了終身電池質保。
前期純電的增長速度不及增程,是大家心理懷疑用電焦慮,早十年間,經常看見路上有電車停在路邊,打著雙閃等待救援,路過的人都投去萬分的注目和嬉笑,心里不停的細念“又是一個吃螃蟹的傻子”,同時養成了怕自己的車子在路上趴窩的擔心心理;但是結合這幾年的實際用車和電網發展,路上電車趴窩的例子越來越少,純電的信任度也越來越高,純電的市占率也越來越大,甚至不少業內人士認為已具有反超之勢;換電產品據此也得到了更多同行的加入。為此,不少廠商紛紛與蔚來合作,不僅有國家隊:長安、廣汽、一汽、江淮、奇瑞等,還有汽車頭部廠商:吉利、路特斯等,還有安徽交控、皖能集團、中安能源、南方電網、國家電網、寧德時代、中創新航、中國石化、中國石油等諸多能源企業或動力電池供應商。“可充可換可升級的換電朋友圈”高效擴容,說明蔚來換電網絡正在快速擴大,其高效補能的體驗優勢已經成為共識,產業價值也被更多人所看到。

原因之二:2024款車型算力高,且智能駕駛全域全量推送。蔚來2024款車型將采用全新的中央計算平臺ADAM,搭載高通驍龍第四代座艙芯片(SA8295P)。相較于8155芯片CPU算力提升約2倍、GPU算力提升約3倍、 AI算力提升約8倍。此外,2024款車型繼續搭載4顆英偉達Orin X算力芯片,總算力高達1016TOPS。用過蔚來的人,其實大家在使用過程中的評價還是很高的,不像很多品牌的車存在過度承諾和宣傳,使用體驗感一直不及預期;
“我們在技術研發上做了很大投入,都是真金白銀的數字,研發團隊人數超1.1萬人。”蔚來創始人、董事長、CEO李斌表示。截至2023年底,蔚來在研發領域的投入已超過400億元。其中,在2023年累計投入134.3億元,較2022年增長23.9%,連續兩年突破百億元。得裕于多年的堅持,智能駕駛、智能座艙、自研芯片和車載智能硬件等在內的12項全棧技術布局,已經向市場展示了技術紅利的輪廓。
從4/30起,全量推送全域領航輔助駕駛NOP+城區功能,這是全國規模最大,覆蓋范圍最廣的的城區智能駕駛應用推送。相比高速、主路而言,市區路段路況更為復雜,交通參與者更多,智駕決策能否快速準確判斷,將直接決定行車安全。今后,智能駕駛技術仍在快速迭代,對消費者而言,芯片能力的冗余對今后軟件層面的升級更有保障,是促使成交的重要產品力因素。消費者對智能純電車型的需求增加,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智能駕駛方面,截至5月31日,蔚來智能駕駛城區驗證累計里程已經超過3.5億公里,環比新增3097萬公里,相當于一個月內全國所有道路驗證近6遍。蔚來智能駕駛道路驗證可用總里程已超過139萬公里,環比新增19.1萬公里。其中,城區可用里程超103萬公里,高速/高架可用里程超36萬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