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汽車行業競爭加劇,過去恒定的價值體系也土崩瓦解,尤其是小型SUV市場在緊湊型產品降價擠壓下,市場份額急劇萎縮,已經很久沒有出現真正意義上的爆款。
不過當我翻看上個月的銷量榜單,在小型SUV里排名第一竟是剛上市的比亞迪元UP:它作為純電車型力壓一眾燃油車,首個完整銷售月份里賣出8620輛新車。而比亞迪元UP的“出道即巔峰”,也說明現在都市中的年輕消費者,并非對小型SUV無感,只是缺少合適的選擇。
已在小型SUV一枝獨秀,10萬級純電SUV領域還有比亞迪元UP的對手嗎?去年累計銷量破23萬臺的AION Y大概是最合適元UP的目標。這次我們通過全面對比,也想看一看比亞迪元UP能否有越級挑戰AION Y的實力。
01
AION Y空間大、元UP配置高
我們找來的兩款車,價格都在11萬左右:元UP 401KM超越型的指導價11.98萬,而AION Y Younger星耀版是11.68萬。
外觀造型的審美見仁見智,AION Y趨近于MPV的造型,而元UP則迎合“方盒子”的潮流,更有越野車的風范,兩者差異頗大。車內部分,元UP在設計上延續了王朝家族設計語言,細節上有同級別少有的豪華感,AION Y則符合主流新能源產品的流行,更追求極簡感。
僅從尺寸上對比,AION Y除了高度比元UP略矮25mm,寬度、長度和前后輪距都確實要大一截,尤其多出的130mm軸距在后排得到體現,讓AION Y有了堪比中型車的腿部空間。
▲元UP
▲ AION Y
不過作為小型SUV,使用CTB結構的元UP,在2620mm的軸距下同樣將“得房率”盡可能提升,無論膝部的冗余還是頭部開楊感,都已經超乎預期,加之比亞迪提供了支撐充足、靠背貼服的座椅,還比AION Y增加副駕電動調節、前排座椅加熱、后排中央扶手,加上無線充電面板、遮陽板化妝鏡,所以從靜態乘車舒適度來看,元UP并沒有被AION Y甩開差距。
而在價格相仿的情況下,比亞迪元UP的配置水平明顯高出一層,尤其在主被動安全方面,前后排頭部氣囊、前排側氣囊、車道偏移預警、主動剎車、前后碰撞預警和駐車哨兵模式等配置,加上HUD抬頭顯示功能,對于新手司機而言可以大幅提高行車安全系數,L2級別的DiPoilt駕駛輔助的加入,也減輕了元UP車主在長途行駛時的疲憊感。
AION Y在配置上的優勢,主要在中控屏幕尺寸更大,驍龍6125芯片的運行流暢度、語音交互能力,和比亞迪車型也處在相同水平,不過元UP可以連續完成三個語音指令,證明了比亞迪的高上限。
02
元UP性能完勝,AION Y高速續航打平手
得益于比亞迪e 平臺3.0的技術優勢,元UP在電機、電池和電控上保障了不錯的性能表現。通過封閉場地實測,元UP 410km車型搭載130kW、290Nm電機版本,0-100km/h加速8.27秒,不輸主流高功率2.0T發動機,起步時大扭矩會讓前輪打滑,戰斗感拉滿。
而同樣場地、電量條件下,Younger版的AION Y則只能跑到13.03秒,大概就是1.6L自吸引擎的水平,體感平穩漸進,可以說無論客觀數據還是主觀體驗,元UP都斷層領先——當然AION Y也有150kW電機的車型,但起售價至少要12.18萬,而且媒體實測的零百加速也在9秒以上,和元UP依然有差距。
回歸日常用車,“續航折扣率”是純電用戶關注的焦點之一。我們將兩臺車充電至90%,以駕仕派《極速焦慮》欄目的標準完成了200km的全程高速行駛,期間開啟22度2擋風量的空調。
最終在到達終點時,元UP表顯14.3kWh/100km應該屬于驅動能耗,表顯的SoC電耗71%,CLTC續航減少了288km,而AION Y對應的數據則是17.6kWh、68%、287km。
通過折算,元UP的CLTC續航達成率和AION Y一樣都接近7折,在《極速焦慮》測試車輛中能排到靠前的位置,考慮到埃安的電池容量多了6kWh以上,整備質量比元UP重了95kg,在用了低功率電機的情況下,它能和比亞迪車型熱泵空調、六合一電機、刀片直冷電池打個平手,也是可以接受的成績。
我們也在1000V快充樁上給兩臺車分別進行了充電,比亞迪元UP能長時間穩定在60kW左右的充電功率,而AION Y則在短暫峰值后,大多以50kW的功率補能,所以從效率上看,元UP會略微占優。
03
元UP舒適性占優,AION Y操控更偏佛系
我們這次拿到的兩臺車,底盤架構都是麥弗遜和扭力梁的組合,同樣搭載口碑頗好的17英寸朝陽SU318a輪胎,所以在基礎硬件上還是能做到相對一致,不過在實際駕駛過程中,兩款車型在體驗上還是有所區別。
首先在駕駛姿態部分,元UP的四向調節方向盤比AION Y增加前后移動,可以和座椅找到更舒適的匹配位置。而在日常行駛時,元UP在零百加速中抬頭明顯的情況也被抑制,加速超車的響應積極,動力線性發放,制動踏板雖然回饋力比AION Y大,但也更容易精準操作,剎車力度比較跟腳,沒有太長的空行程,車身俯仰和AION Y加減速的姿態接近,都是偏向舒適的類型。
在城區行駛時,我們能體會到元UP面對路面顛簸的沖擊比AION Y更柔和,起伏路況下的懸浮感也強一些,通過減速帶之類的單項沖擊,元UP不會有太強余震,能量感控制得比AION Y到位。
如果要把要求提升到操控表現的層面,對于SUV而言就有些苛刻,但比亞迪元UP還是相對AION Y有一些優勢。
元UP的主要特征是直線行駛能力強,路面干擾不會輕易跑遍,另外彎中加速、制動,元UP也有不錯的穩定性,在偏轉向不足的情況下保證了良好的操控上限。當然,它和AION Y一樣也會面臨快速變道轉向時,側傾可能偏大的問題,后軸響應不算敏捷,但對于一臺SUV而言,這已經是超綱的項目。
至少元UP的轉彎半徑只有5.25米,比AION Y小了足足25cm,城市駕駛的靈活性更有保障,而且從轉向手力上看,比亞迪的舒適、運動模式區分明顯,尤其運動模式下中心區更穩定,力矩建立的手感也不錯,回正殘留小,開起來的感受比AION Y要更順暢一些。
04
駕仕總結
通過這次比亞迪元UP和AION Y的對比評測,我們不難看出兩款10萬級純電SUV的各自優勢。
AION Y最大的賣點還是“大”,車內空間超乎緊湊型SUV的定位,動力輸出、底盤舒適、續航能力和補能效率,也滿足普通用戶的需求,它能在不少城市得到網約車用戶的追捧,也是合理的結果。
相比之下,比亞迪的元UP更貼近年輕消費者的私人需求,它有更好的動力表現、更智能的配置水平,匹配e平臺3.0領先的技術水準,在硬實力上優于2018年發布的AION Y。而且元UP的整體形象也更符合當下都市青年的喜好,較為硬朗的造型和兼具豪華感的內飾,配合高利用率的空間、儲物能力,以及高效的續航、補能,這些都讓比亞迪元UP很快就成為小型SUV市場的頭牌。
回想10年前,10萬預算下消費者能選擇的主要是POLO、飛度這樣合資品牌小型車,家庭用戶加錢也能夠上CS75、H6這樣的自主品牌SUV。但現在比亞迪元UP,在新能源市場重新定義了10萬級優選的品質,對于年輕人來說,它會是合格的人生第一臺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