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廣汽科技日,廣汽集團再次高調“秀肌肉”。
MLounge祺跡頭等艙、飛行汽車、MBoard2.0祺跡芯智底盤、電磁懸掛等,無一例外都是業界關注的焦點。不過,此次科技日的重頭戲,當屬都明確在2026年正式上車的廣汽全固態電池和無圖純視覺智駕。

尤其是全固態電池,由于技術壁壘高,研發難度大,同在趕進度的對手基本上都將大規模量產時間點放在了2028年后。而廣汽集團敢于提前至2026年,同時推出全固態電池、無圖純視覺智駕,可見真的有“兩把刷子”。
加快全固態電池量產,廣汽沖擊技術高地
固態電池其實是近期汽車行業最火的話題之一,其在能量密度、安全性等方面展示出巨大的發展潛力。然而由于固態電池研發難度大,包括寶馬、大眾、豐田等跨國巨頭在內,目前還沒有一家車企正式量產上車。近期智己汽車因半固態電池被推向輿論場,說明業內外對全固態電池大規模商用有著很高的關注度。

那么,廣汽集團是如何突破技術桎梏的呢?據廣汽集團透露,目前初步打通了全固態電池全流程制造工藝,已取得車規級高安全大容量全固態動力電池量產的關鍵技術突破,具有超高能量密度、超高安全性及大容量全固態電芯三大核心優勢。

其中,廣汽全固態動力電池采用了高面容量固態正極技術與第三代海綿硅負極片技術(新型納米硅復合負極),全固態正極可達到5mAh/cm2以上的高面容量,進而實現了400Wh/kg以上的能量密度。

在安全性方面,廣汽全固態動力電池采用了高強致密復合電解質膜,使電池在200°C熱箱測試中不發生爆炸,刷新了高比能電池安全新高度。此外,該電池在針刺、裁切、零下78°C干冰環境、90°C高溫熱水浸泡等極端條件下測試均保持性能穩定,在穿釘、裁切等機械濫用條件下不發生熱失控,顯著提升了汽車的安全性。
在電芯容量方面,廣汽全固態動力電池實現了大尺寸多層堆疊全固態電芯的制造,其容量高達30Ah,遠超當前行業最高水平(10Ah-15Ah)。
不過,豐田也宣布將在2027-2028年投放配備全固態電池的純電動汽車,并且其固態電池可實現充電10分鐘續航1200公里。加上寶馬、大眾也計劃在近兩年量產全固態電池,廣汽集團也將面臨更激烈的全固態電池競爭。

可以預見的是,超1000公里續航,將于2026年裝車搭載于昊鉑車型的全固態動力電池一旦量產,無疑會對廣汽集團旗下車型的競爭力有著明顯的提升作用。令廣汽集團站在電動化轉型的技術高地。
智能駕駛,廣汽已經是Next level
眾所周知,目前大多數車企都在依賴激光雷達、高精地圖來推進智能駕駛,僅有少數者敢于采用純視覺方案。例如特斯拉旗下車型,以及剛剛二次上市的智界S7,采用的是華為視覺智駕HUAWEI ADS 基礎版。
據轱轆哥了解,純視覺方案可以降低造車成本,更好地普及智能駕駛。而無圖純視覺方案,技術難度要求更高。智能駕駛作為電動化時代的必爭之地,廣汽集團在科技日重磅發布的無圖純視覺智駕系統,結合視覺傳感器和行業頂尖的AI算法,像人一樣感知世界,用更簡潔的硬件系統就能實現覆蓋范圍更廣的智能駕駛,可以說是Next level。

廣汽無圖純視覺智駕系統在視覺識別上具備三大領先能力,一是極其精準地理解復雜交通道路的能力。二是超強的交通信號燈識別能力。三是在決策和行動方面,通過對動態交通物體的實時跟蹤、意圖識別和軌跡預測,以及數據驅動與專家規則協同的指揮大腦,能夠精準預判其他交通參與者的行為,作出合理、安全、高效的駕駛決策。
其它領先優勢還包括在泊車場景中,最小誤差可以控制到5cm,能夠實現行業最高難度的立體車位、窄車位泊車功能。以及具備持續學習進化的能力,在仿真測試中不斷迭代優化算法,實現自我完善與進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