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公司在操作系統上從電腦端入手,經過多年發展后形成macOS+IOS為主體的操作系統架構,后續陸續推出iPadOS、TVOS 、Watch OS等系統補充生態
1. macOS
在2001年推出了第一代Mac OS X 10.0,其底層代碼源自于OPENSTEP操作系統
2005年,MacOS的底層架構從PowerPC轉換到了Intel x86,同時支持兩個平臺。為了解決軟件兼容問題,蘋果推出了Rosetta轉譯器
2007年,蘋果發布了最后一版支持PowerPC的操作系統
2011年,Mac OS X更名為OS X,并且不再提供Rosetta轉譯器服務
2016年,OS X更名為macOS
2020年,蘋果發布了首個支持ARM架構的Mac OS版本——macOS Big Sur,這標志著蘋果在軟硬件自研和底層架構統一方面邁出了重要一步,為多終端操作系統的聯動奠定了基礎
2023年,蘋果發布了最新的macOS 14操作系統
2. iOS
作為iOS的前身,iPhone OS在2007年發布,提供了郵件、照片、日歷、Safari瀏覽器等基本功能
2008年,iPhone OS2推出,新增了App Store應用商店,為iOS生態圈的建立奠定了基礎
2010年,iPhone OS正式更名為iOS,同時推出了搭載iOS 4.0的iPhone 4
2013年,iOS的頁面設計回歸扁平化,并新增了隔空投送(AirDrop)功能,方便多臺設備之間的文件分享
2014年,iOS增加了切換功能(Handoff),實現了設備之間的無縫過渡,將移動設備和桌面設備連接為一體
2015年,基于iOS系統的Watch OS和TV OS首次亮相
2019年,基于iOS的iPadOS發布
2020年,iOS新增了自定義主屏幕、小組件和應用程序庫等功能
2023年,蘋果在全球開發者大會上發布了iOS 17、iPadOS 17、TVOS 17、Watch OS 10四大新系統
蘋果在操作系統的成功經驗表明
軟硬件的協同發展和底層全棧自研,蘋果不僅自研了手機端的A系列處理器和PC端的M系列處理器,還擁有Mac、iPhone、iPad、iWatch、AirPods等五大消費級產品線。根據IDC數據,2023年蘋果的PC出貨量占全球的8.4%,手機出貨量占全球的20.1%
在軟件方面,蘋果自主研發了iOS和macOS操作系統,以及蘋果地圖、Safari瀏覽器、FaceTime、錢包、健康等應用。蘋果的生態安全完善,截至2022年,蘋果開發者注冊總數接近3700萬,申請上架的APP超過610萬款,App Store在線APP總量達到178萬個,覆蓋了游戲、工具、商務、教育、生活、娛樂等多個方面。App Store注重軟件安全,所有APP在上架前都需經過實名認證、應用簽名、安全與隱私檢測等環節
蘋果通過個性化設計和設備交互提升了用戶體驗,如隔空投送、接力功能、設備無縫切換、通用剪切板等。這些豐富的生態和應用層的優化為蘋果贏得了龐大的用戶基礎。根據蘋果發布的《2022年App Store透明度報告》,每周平均有6.57億用戶訪問App Store,用戶平均每周從App Store中下載7.48億次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