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以“科技視界”為主題的2024廣汽科技日(GAC TECH DAY 2024)活動在廣汽研究院舉辦。本次科技日聚焦智電前沿技術,推出了國內領先的無圖純視覺智駕系統,以及實現關鍵技術突破的高安全大容量全固態動力電池,這兩項技術均計劃于2026年裝車搭載。活動現場還展示了電磁懸掛、MLounge祺跡頭等艙、 MBoard2.0祺跡芯智底盤、飛行汽車等多項廣汽先進技術,充分展示廣汽自主研發實力。

廣汽集團以科技創新積累了顯著的技術成果。圖為在2024廣汽科技日上舉行的2023年度“廣汽集團科學技術獎”獲獎項目表彰。
廣東省、廣州市有關領導,廣汽集團董事長曾慶洪、總經理馮興亞以及境內外約260家媒體出席本次廣汽科技日發布會。此外,還有約 200 家媒體及眾多網友在線上一同見證廣汽自研新成果的發布。

馮興亞介紹廣汽在汽車科技領域的前沿技術
全固態動力電池取得重要突破,2026年實現裝車搭載
動力電池作為新能源汽車的核心零部件,與續航里程、安全性等關鍵指標直接相關,動力電池技術的發展也是全球汽車產業電動化轉型的技術高地。目前,廣汽集團初步打通了全固態電池全流程制造工藝,已取得車規級高安全大容量全固態動力電池量產的關鍵技術突破,具有超高能量密度、超高安全性及大容量全固態電芯三大核心優勢,預計于2026年裝車搭載于昊鉑車型。

廣汽埃安電池研發部負責人李進講解廣汽全固態動力電池技術
廣汽全固態動力電池采用了高面容量固態正極技術與第三代海綿硅負極片技術(新型納米硅復合負極),全固態正極可達到5mAh/cm2以上的高面容量,進而實現了400Wh/kg以上的能量密度。相較于目前最先進的液態鋰離子電池,其體積能量密度和質量能量密度提升50%以上,使整車續航里程可超過1000km。

廣汽全固態動力電池模型展示
在安全性方面,廣汽全固態動力電池采用了高強致密復合電解質膜,使電池在200°C熱箱測試中不發生爆炸,刷新了高比能電池安全新高度。此外,該電池在針刺、裁切、零下78°C干冰環境、90°C高溫熱水浸泡等極端條件下測試均保持性能穩定,在穿釘、裁切等機械濫用條件下不發生熱失控,顯著提升了汽車的安全性。
在電芯容量方面,廣汽全固態動力電池通過嘗試百余種材料方案和工藝方案,成功確立了全固態動力電池的全流程制造工藝,實現了大尺寸多層堆疊全固態電芯的制造,其容量高達30Ah,遠超當前行業最高水平(10Ah-15Ah),為車規級全固態動力電池的應用奠定了基礎。
全固態動力電池技術的研發和應用將極大地提升廣汽集團旗下產品的性能和市場競爭力,有助于推動廣汽集團科技創新和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同時也將對整個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產生積極影響。
國內領先,全場景的無圖純視覺智駕系統
汽車行業新一輪科技競賽的主戰場在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智能化特別是自動駕駛成為競爭的焦點。科技實力強勁的廣汽集團,在智能駕駛領域具備領先優勢,擁有眾多先進智駕技術,包括可完成極限空間泊車、一鍵召喚接駕、大曲率坡度跨層行駛的超級泊車,以及高速NDA、城市NDA、交通擁堵領航TJP等,在無人駕駛領域則已實現Robotaxi的示范運行。
本次科技日推出的廣汽無圖純視覺智駕系統,可應用于復雜多變全場景,與目前主流技術路線相比,它不僅不需要高精地圖,更不依賴激光雷達,而是結合視覺傳感器和行業頂尖的AI算法,像人一樣感知世界,用更簡潔的硬件系統就能實現覆蓋范圍更廣的智能駕駛,為用戶帶來了更豐富、更自由、全場景的駕駛體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