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天,
一段小男孩講述自己理想的視頻在網上很火,
這讓我想起了曾經遇到過的很多勇敢去夢的青年,
不知道為什么,如今身邊這樣的理想青年越來越少了……
前兩天看到一個新聞,一個小學生上臺,以老師布置的固定句式來遣詞造句,大談自己的理想是“繼承家產”,當銀行行長。
小孩的原話是:“我想當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的行長,繼承我的爸爸。因為我的爺爺是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的行長,我的媽媽是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副行長,所以我想繼承我們的家產。”
看完以后我也沒想太多,就是呵呵笑笑,跟看到的其他無數新聞一樣,讓這件事過去了。但今天早上,在我又一次被人群擠在地鐵里,看著身邊的年輕人喘著大氣,無聊地刷著手機,還不時咳嗽兩聲時,不知道從哪兒來的沖動,讓我想轉頭問問他,“朋友,你的理想是什么?”
這句話,我真是問了十幾年。從我第一次當組長開始面試剛畢業的大學生時,在面試的最后,我總會加上這么一個看起來有點兒俗不可耐的問題。我也不知道當時為什么會在面試的時候問這個,可能最初的想法是要通過他的理想,來看看這個年輕人對未來的積極性如何吧。
十年前,我這么問,對面的年輕人大概率都會很認真的想一想,然后給我一個很正面的回復。
現在,我這么問,對面的年輕人大概率都是輕輕一笑,好像是覺得這個問題很愚蠢,很沒有必要,然后給我一個很敷衍的回復。
可能是年輕人的想法變了,也可能是普通人現在不敢談理想了。誰會談理想呢?小孩子才會談理想,行長的孩子才會談理想。
每天早上跟我擠在地鐵里,還不知道未來10年,能不能攢夠錢在北京買得了一個臥室的年輕人,他才不會去跟你談理想,理想能當錢用么,理想能買房么?
每天中午跟我一起吃著外賣預制菜,還不知道未來半年會不會被裁,能不能找到新工作的年輕人,他才不會跟你談理想,理想能當簡歷用么,理想能找到工作么?
每天晚上跟我一起加班到深夜,還不知道未來10分鐘能不能趕上末班地鐵,能不能回家吃口熱飯的年輕人,他才不會跟你談理想,理想能當飯吃么,理想能帶你飛么?
談理想,現在越來越成了個笑話。
最終我們還是要回歸現實,在普通人這兒,理想太飄渺了。
其實現在回頭看看,十幾年前遇到過的那一個個理想青年,現在又有幾個達成理想呢?
曾經在面試時,理想是拍紀錄片,展現中國大好河山,風土人情,歷史文化的年起人,現在天天在抖音直播賣課,賣得是什么“帶你30天走上人生巔峰”這類的運營課,主打受眾是居家主婦,他達成理想了么?
曾經在面試時,理想是做調色大師,未來要給張藝謀電影調色的年輕人,早幾年已經轉行做了程序員,聽說最近也在跟公司談裁員賠償的事兒了,他達成理想了么?
曾經在面試時,理想是掙夠100萬,就去環游世界的年輕人,去年年底被裁,去云南玩了幾天,然后就回到北京,宅在自己的出租屋里,也不想出去了,她達成理想了么?
這幾個人十幾年前也都是理想青年,當時面試時跟我大談理想,我看著他們的眼睛,我相信他們,我能感受到他們的認真勁兒,執著勁兒。
現在的年輕人大多都不談理想了,也可能是他們現在接收的信息更多,看得更透徹,不是談理想沒有用,只是現實更直觀了而已。
看到這里的你,還會跟別人談理想么?
那么,你的理想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