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小米的第一款汽車小米SU7上線之后,不少人都在期待這款車,但也有人對這款車的爭議頗多,而要說車企里面,感到壓力最大的車企是哪個?恐怕不是別人說,那便是我們熟悉的小鵬,在我看來,小鵬和小米汽車恐怕早晚有一戰,小米SU7看似是沖著別的車企來的,實則就是對標他們,甚至都不需要我們做過多的對比。

首先,要說這件事情,就不得不說小米SU7的車型直接就和小鵬的旗艦車型貼臉撞上了,沒錯,那便是小鵬P7,一方面,是因為他們兩個都是純電轎車,另外一方面,他們兩個的價格也貼臉撞上了,兩人都在20萬到30萬這個價位期間,而且還都是國產中大型轎車,就沖這些要求,小米SU7就明擺著是對標小鵬P7來的。

而且別忘了,除了車型對標上來了,大家是不是忘了另外一件事情了,就是那個小米汽車一直都在搞的事情是什么?當然是智能駕駛了,而且得益于小米在手機端的MIUI操作系統,小米開發成本都比小鵬低,直接就讓小鵬感到壓力山大了,畢竟前邊有個華為已經夠讓他們難受了,現在又來了個小米,這下,小鵬不得不被迫站起來和他來應戰,自己的日子只會更加難受。

那有人就會說了,既然都這樣了,小鵬和小米最后,誰能勝出呢?這一點,恐怕還真的不太好說,這倒不是說小米汽車就不行,因為小米汽車有個繞不開的話題,小鵬的確是不咋樣,但好歹目前的小鵬已經基本上實現了三電自主生產,而小米呢?三大件都不是自己的,電池用的是寧德和比亞迪的,電機是聯合電子的,三電都不是自己的,根本沒辦法進行成本控制。

特別是小米用的電池還是比亞迪的電池,比亞迪的刀片電池優點是性價比特別高,一塊電池的成本比寧德時代低了很多,但刀片電池的缺點是裝電的使用率是不太比寧德時代的好,而寧德時代的電池,優點是電池利用率高,但缺點就很明顯了,就是價格貴,至少高出20%的價格,總之,這就造成了小米SU7沒辦法進行價格控制。

而小鵬汽車這方面是好了很多,得益于自己在行業里面的先發優勢,小鵬的三電已經基本實現了三電自主生產,三電自主后最大的優勢,就是小鵬的成本控制是要比小米穩很多的,而小米因為都是用別人的,好處是節約開發成本,但壞處就是無法控制成本,一旦寧德時代或者其他廠商給小米上強度,小米的壓力立馬就能給飆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