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作為一種耐用品,其設計初衷是為了提供長期、穩定的使用價值。傳統燃油車能夠在數十年內保持相對穩定的性能,對于普通家庭來說(土豪除外),一般正常情況下使用10-20年是再正常不過了。發達國家,在美國,汽車市場高度成熟,路上跑的汽車平均年齡是11.2年,15年以前的老車隨處可見。
可見汽車就算是在富裕的發達國家,也算是一個大件消費品,不像手機這種快消品,說換就能換的。但是現在所謂的新能源汽車,使用的電池技術和20年前根本沒有什么革命性的變化的情況下,居然敢大規模的在汽車上使用,新能源車主整天嘲笑燃油車是諾基亞,你車上的電池技術不也是幾十年前的。如果燃油車是諾基亞,那新能源車頂多就是摩托羅拉。
由于電池平均日歷壽命基本上8年左右。實際如果使用頻繁,或者使用環境惡劣,那還遠遠達不到這個理論壽命。車企也很雞賊,電池質保期往往就定在6-8年。一輛新能源汽車,最貴的部件就是電池,單獨換電池能占到車價的80%,而電池的日歷壽命竟然如此短暫,和汽車耐用消費品屬性本身就是矛盾的。
所以現在新能源車清一色的宣傳多么智能,多么時尚,性能多么優秀,對于耐久性只字不提,就是為了掩蓋鋰電池日歷壽命先天不足的缺點。
要真正解決這個問題,還得是固態電池,初中物理告訴我們,液態物體的穩定程度遠遠不及固態物體,例如水,油,酒精這種物質就很容易揮發變質,而沙子,石頭這種固態物體就穩定得多,電池也一樣,目前鋰電池之所以壽命短,不穩定,原因是采用液態電解質,你想讓液態物體,而且還是不斷產生化學反應的液態電解質,保持10年甚至更長的穩定狀態,簡直就是天方夜譚。只有固態電池才能解決這個問題
如果新能源汽車能夠普及固態電池,那么它們的使用壽命將大大延長,更接近甚至超過傳統燃油車,從而真正實現作為耐用品的價值。所以現在的所謂新能源汽車,不能算真正意義上的成熟,充其量只能算固態電池量產前的過度品。至于買不買,這個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