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前夕,抖音電商舉辦了兩年內的第三場消費者權益保護相關開放日活動。龐大的用戶體量和流量基本盤,是抖音得以“奇襲”電商格局的關鍵所在,但內容的“狂飆”也衍生了直播間虛假玩法、商品貨不對板等問題。在“價格力”回歸電商行業主線的背景之下,不斷被提及的用戶體驗,或許也證明了抖音電商的“野心”,不只在低價。
再提“極速退”
5月13日的“用戶體驗開放日”上,抖音電商分享了過去一年平臺在售后體驗、客服體驗以及平臺治理三方面的舉措。以平臺治理為例,抖音電商平臺治理負責人馬磊介紹,為了保障用戶放心看、放心買,過去一年,抖音電商升級了多項平臺規則。
例如在內容治理上,扶持優質、打擊劣質,在商品治理方面,提高品控標準、質檢手段,同時完善商品價格管理規范,保障價格真實等。
客服是電商至關重要的一部分,直接關系著轉化率。為了提高問題解決的效率,抖音電商持續完善“平臺客服”“商家客服”“達人客服”三個消費者求助渠道的服務能力,努力讓消費者尋求幫助時“只聯系一次”。
抖音電商客服體驗中心胡少鋒介紹,僅客服體驗保障部分,過去一年抖音電商的投入就超過了10億元。
除了客服體驗外,發貨物流和售后也是優化用戶體驗的另一個發力點。據悉,在物流上,抖音電商一方面通過升級規則提升物流效率、加強商家預售發貨管理等,將整體發貨時長縮短了11個小時,另一方面,提供“當日達”“選日達”等特色物流服務。
現場,抖音電商售后體驗中心吳天宇介紹稱,售后上,抖音電商“極速退”服務已覆蓋88%的售后訂單,退款時長大幅縮短。用戶購買生鮮、鮮花等,可享受“壞了包退”服務。
求解內容電商頑疾
看得放心與買得放心,是內容電商安身立命的支柱,也是其一路狂奔后暴露的痛點所在。
近日,中消協發布2024年第一季度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分析,其中明確提及新型電商平臺問題日益凸顯。
中消協表示,隨著社交、直播等新型網絡平臺用戶量的不斷積累,此類平臺電商業務作為新的電商模式迅速發展壯大,并成為消費者網購方式的新選擇。相關領域消費者反映的主要問題包括平臺對商品質量把關不嚴、平臺售后服務存在短板、平臺內商家誘導消費者至平臺外場所交易,一旦出現糾紛,消費者面臨舉證難問題等。
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調皮電商創始人馮華魁提到,目前外界對于抖音電商的詬病主要集中在價格虛高、夸張宣傳等方面,比如直播時承諾過多,但不符合商品實際情況等,這也是內容電商整體的頑疾。
“這種情況雖然不會影響抖音電商整體的發展,但預計打消消費者對于商品價格虛高的擔憂,會成為抖音電商下一步發力的重點之一”,馮華魁稱。
在活動現場,馬磊也提到,抖音電商重點打擊直播間虛假玩法、商品貨不對板等問題,比如長時間不上架商品、誘導用戶互動停留、快速過款誘導用戶沖動下單,都是治理重點。同時,抖音電商加強了“價格治理”,明確了商品價格管理的場景、規則,堅決打擊低價引流、虛假比價、價格虛假宣傳的問題。
此外,抖音電商也持續加強打擊虛假營銷人設帶貨等行為。據介紹,2023年抖音電商累計治理相關違規賬號超8000個,清退賬號超1200個。
電商平臺的預售模式也曾被中消協點名,比如“尾款”漲價不誠信、預售商品不價保等問題。在回答北京商報記者的提問時,吳天宇提到,在大促期間,平臺更多鼓勵官方直降等方式。
而在日常情況下,抖音電商對于可以預售及不可預售的商品作出了明確的管理規定,對于可以預售的商品,也要求盡可能縮短預售周期,并以嚴格的手段治理預售后不保價等情況。
“內容+價格力”之外
憑借著數量大、黏性高的流量池,又乘上了直播帶貨的東風,抖音也完成了從流量到銷量的轉化。2023年5月,抖音電商總裁魏雯雯曾提到,近一年抖音電商GMV(成交額)增幅超80%。
如今“6·18”將至,新一輪電商競賽即將開始。根據公開消息,本月初,“抖音商城618好物節”招商大會召開,流量補貼和低價成為其中的關鍵詞。
但近年來,“內容+價格力”似乎已經成為電商標配,抖音電商能否突破“老電商”們的重圍成為討論焦點。
對此,馮華魁提到,抖音的日活大約可以達到淘寶、京東和拼多多的總和,雖然抖音的日活不完全等同于抖音電商的日活,但這意味著抖音電商有自己的流量池,轉化不是什么大問題,而這也是其他平臺都沒有的優勢。
此外,抖音的GMV增幅超過80%,相比起來老牌電商存有優勢。
在馮華魁看來,目前電商格局已經處于相對穩定的狀態。按增速來看,抖音電商和拼多多位列第一梯隊,快手第二梯隊,淘寶、京東第三梯隊。從規模上看,淘寶和拼多多位列第一梯隊,京東、抖音電商第二梯隊,快手第三梯隊。
“但可能兩三年后,這種格局也會出現些調整,比如拼多多和抖音電商整體體量上升,拼多多與淘寶可能都會維持在6萬億元左右,抖音電商和京東則都保持在4、5萬億元左右”,馮華魁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