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過八千年歷史的“漆”是中華民族歷史悠久的工藝。漆藝顧名思義是以漆為媒材,髹涂于器物上成形的工藝,歷經時代醞釀的獨特風華,展現高貴、精致又大器的藝術性,十余年來已成為工藝顯學。在“5·18國際博物館日”到來之際,一個名為“百年漆藝 世家傳承”的漆藝展在思南公館時光畫廊舉辦,展覽展出了臺灣百年漆藝世家百年傳承,堪為珍貴。
來自中國臺灣的王清霜、王賢民、王賢志以及王峻偉一家三代遵循古典技法,分別在日常自然環(huán)境以及優(yōu)雅的吉慶圖騰中透過各式繁復的漆藝技法,呈現出溫潤典雅的大器之美,在藝術上具有重要價值,于藝術史上也扮演著承先啟后之地位。展覽中,最為珍貴的是102歲的王清霜在80歲時創(chuàng)作的《春郊》。這幅真跡作品描繪的是春天初現之際,九九峰下油菜花田盛放的景象。王清霜運用蒔繪的金色勾勒出黃昏時分的金黃光芒,螺鈿的銀色則點綴了翩翩起舞的白粉蝶,層次堆疊不斷延伸至遠方的夜幕,宛如一片希望綻放的美麗景致。觀眾王女士告訴記者,覺得這個畫比較特別,非常精致,在外面沒有看到過,特別好看。
這幅真跡作品旁邊的作品是以高度的技藝還原漆創(chuàng)作的復制品。漆藝從創(chuàng)作到完成不僅需要高度的環(huán)境條件要求,還耗時費日,也致使現今漆藝走向失傳的困局。如今人們可以透過高端科技與匠人技藝,真實地還原漆畫的漆液、金銀粉、貝殼、蛋殼等不同媒材在畫面上的鑲嵌、浮雕與潑灑,讓漆畫的藝術,不再因技藝傳承而變得難以取得。
展覽展出的其它作品都是復制品,但這些復制品由于運用了高端技術,藝術價值也很高。這幅王清霜的漆畫復制品作品《劍獅》巧妙地運用了高蒔繪技法,選用天然漆和金粉,獨具藝術品味。作品中的祥獅以八卦劍姿展現,寓意降魔驅邪。
隨著越來越多的展館的興起,以及越來越多的展館免費對外開放,觀眾也能夠有越來越多的機會接觸到各種不同的藝術,傳統(tǒng)文化也得以傳承和弘揚。觀眾成女士告訴記者,“越來越多的博物館免費開放,讓我們有更多的機會在平時生活中了解到這樣一些比較高雅的藝術。看到現在上海越來越多的外國人也過來,他們有時候也會來參觀這樣的展館,這是一種非常好的對外來傳播我們的中國文化、傳統(tǒng)文化的途徑。”
整個展覽免費對外展出到5月26日,其中每逢周二休館。具體時間為平日13:00~19:00,假日為11:00~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