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5月18日),由韓天衡美術館主辦的“藝動疁城”相印紅藝術集市開市。4大類、10余種的傳統文化觀摩體驗項目,吸引不少市民前來打卡。
下午1點半,藝術集市一開市,各展位前就圍滿了觀眾。在“我的第一方印”體驗區,一群小朋友們正忙著在平板上寫寫畫畫,通過電子模擬篆刻系統,打造屬于自己的“第一方印”。只見他們輸入文字、選擇印文樣式,隨著電子筆的滑動,電子設備傳出陣陣刻刀聲,一方“印面”開始逐漸成型。“感覺很好玩,打印出來的也很漂亮,這是我的第一枚印章!”周奇佑小朋友說。
如果說印章是“沉默的藝術家”,那么印泥就是“靈動的調色師”。在“耘萍印泥”展示體驗區,魯庵印泥第四代傳承人田旭峰一邊調合魯庵印泥,一邊向大家介紹印泥的特點和制作流程。市民陳女士親自體驗了一回傳統手工印泥的制作,“才10分鐘手就很酸了。把艾絨均勻攪拌到色漿的過程中需要腕部使力,對角度也有一定的要求,沒看上去那么容易。”
韓天衡美術館黨支部書記、副館長朱勻先介紹,相印紅文化市集用沉浸式體驗方式對傳統印文化進行解構,從設計、起稿、修改、上印、覆寫、初鈐、復改到完稿的整個傳統篆刻技藝的流程,融入傳統印泥制作、使用;再通過書畫家寫扇、畫扇等一系列的操作展示,讓市民能在娛樂中,系統性地學習了解中國傳統文人書畫印的整套創作過程。“我們希望通過這樣一個活動,讓大家直觀地看到篆刻全流程的細節,推動傳統文化真正走進市民日常生活。”朱勻先說。
此次“藝動疁城”相印紅藝術集市共布置藝書漂流、文人意趣、篆刻全流程、非遺美食4個大類,以及“朱跡留痕”“良金刻刀”“五色漆蘊”“聚善齋扇”等10余種傳統文化展示。
據了解,韓天衡美術館的“相印紅”藝術項目已入選2023年度全國美術館優秀教育項目,美術館正著力將“相印紅”打造成嘉定的又一文化IP,并不斷豐富文化內容。接下來,美術館的“相印紅”藝術課程還將接受5人以上團隊預約,將高質量的公共文化課程送到商圈、公園、社區和學校,讓更多市民有機會在家門口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