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降了,利率降了,首付比例也降了,購房者卻不見了!
曾經是香餑餑的房子,居然無人問津了?
今天,一個熟悉的中介發來信息,說他開了個空中超市,貨品很便宜,門店里也有實物,讓我有空去看看。
我過去一看,店里只放了一臺電腦,剩下的空間擺滿了貨物,她不僅開了空中超市,還兼營團購自提點。
面對我的疑惑,中介小哥一臉苦笑,他說從去年國慶到現在,自己才賣了三套房,兩套二手房是同一個人買的,恰好是門對門,買家和父母住。
另一套是新房,買家是城中村舊改項目的原住戶,拿的房票,他轉介紹去售樓中心,才拿了0.5%的傭金。
大半年了,就靠這點單子,連家里的伙食費都掙不到。這就很納悶了,她想不通!
以前為了買到房子,大家帶著鋪蓋連夜去售房部排隊取號。如今,房價降了,利率也降了,連首付比例都降了,可無論怎么勸,都是看得人多,買的人幾乎沒有。
房子就像個燙手山芋,大家唯恐避之不及,到底怎么了?
第一、人們更加務實,觀望大于行動。
別看現在一到晚上,出門溜一圈,到處是人,夜市特別多,好像生意很火,沒感覺經濟有什么變化!可這些做的都是幾塊錢的生意,攤主靠的也是薄利多銷,掙個生活費。
每當假期來臨,只要出門,也是到處都被圍得水泄不通,好像大家都出門旅游了,也沒誰缺錢。實際呢,很多人都是窮游,除了必要的車費和住宿,連吃個午餐都想著省錢。
反正不管有工作的,還是沒工作的,有錢的,還是沒錢的,都不愿把口袋里的錢往外掏了,很多人出遠門都舍不得買高鐵票,干脆買臥鋪票了,更別談換車、買房了。
要是在2021年之前,情況根本不一樣,有的人就算兜里錢不夠,也敢借首付去買房,反正只是暫時缺錢而已,掙錢容易,早晚還得上,只要捱幾年,便會苦盡甘來。
可這兩年,估計大家都深有體會,不管編制內還是生意場上,上班族還是打工仔,都覺得掙錢沒那么容易了,甚至失業的也不少,加上世界貿易局勢動蕩不安,還是持幣觀望穩妥點。
很多人也活通透了,美國老太太和中國老太太的買房故事,也不再吃香,人們不愿再掏空六個錢包去湊首付,面子并不重要,不失業、不欠債,有吃有喝,才是對家人的負責。
我發小就是代表,回老家建了房,前兩年存了200萬大額定期,每年吃著利息,還有20多萬活動資金,在城里沒房子,小日子卻過得美滋滋,他揚言,房價跌一半,才考慮買房。
第二、舊的沒去,新的又來,更新的還在后面。
不得不說,現在的房子實在是太多了!很多城里的家庭,小孩根本不用買房子,爺爺奶奶一套、外公外婆一套、父母又一套,就算孩子自己不買房,以后手上也會有三套房。
前幾年房地產太火爆了,也不管是否供過于求,到處都在建小區,渣土車忙得屁股冒煙,舊小區還沒售罄,新小區又開盤了,新房源源不斷,去哪找那么多購房者呀?
有的家庭已經買了兩套、三套了,實在是有心無力了。城鎮化又進行得差不多了,城里打工不容易,建筑工地也沒活干了,很多工廠都是機器人,農民們很多都回農村了。
大量期房成了現房,依然無人接盤,存量房的業主們見勢不妙,也按捺不住了,很多人都把手中的房子掛了出去,市場上的房子越來越多,成了買方市場,想買房的更挑剔了。
在這關鍵時刻,新的住宅又要推向市場了,層高不低于三米,樓板和墻體的隔音性能,4層級以上住宅設置電梯,提高入戶門、衛生間門的通行凈寬,等等,每一個改進都十分誘人。
這就像一個品牌的手機,新的就要上市了,舊的肯定就不吃香了,除了少數看重性價比的顧客,大部分人都會選擇等新款,房子也一樣,不是很急的人,干脆先不買,再等等。
我以前的同事,小陳,本來想買二套房,看了好多個樓盤都不滿意,不是房子矮了,就是公共空間太狹小,要不隔音不好,現在干脆說不買了,成了等等族,要等新標準的房子。
第三、00后當家,給樓市潑冷水!
最大的00后,已經25歲了,意味著這一代人,已經開始當家做主了,他們跟父輩可不同,對房子就不怎么感冒,更加不愿意為了結婚而去貸款買房,沒有傳宗接代的使命。
都說房價降了,從當初才賣5000,最后漲到了15000,如今又賣12000,這算大降價了嗎?這一點年輕人可清楚得很!要是工資漲幅也一樣,估計買房的人也會更多吧?
如今的年輕人,從小就自信,也沒那么多焦慮,與其買房被房子綁定,還不如租房。三線城市,買一套房加上房貸利息,少少也要150萬,租房壓力小得多,還沒斷供風險。
一旦買了房,就像被綁定在這個城市一樣,外面有更好的機會,也不好跳槽換工作,不然一邊交房租、一邊還房貸,壓力簡直山大,租房想去哪就去哪,更利于個人發展。
況且,對年輕人來說,交首付就已拼盡全力,買房子還要面對30年房貸,要是收入下降,或者失業,房子就成累贅,還不如租房住,吃好,喝好,玩好,“輕裝上陣”過日子。
對于70后、80后來說,有房才有家,可對于00后來說,他們覺得,有工作的地方就是家。房子不是面子,也不對標與是否成功,健身、旅行、美食,這些都比還房貸愜意得多。
以前我上班的公司就有個小伙子,收入高,早就存夠了首付,但就是不買房,別人還笑他膽小。可大家都失業后,他是最輕松的,把租的房子退了,去了外地,待遇比以前更好。
結語
等了4年,房價終于有所松動了,結果卻出乎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