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UNI序列第四款產品來了。不過,除了新車,長安汽車內部品牌序列的重新洗牌,恐怕更值得人們關注。
“首搭新藍鯨動力平臺”帶來了什么?
3月28日,長安UNI-Z正式上市。此次新車共發布三款配置,分別為藍鯨智電iDD 125km領先型、藍鯨智電iDD 125km超越型、藍鯨智電iDD 125km卓越型,官方指導價為11.79萬-13.19萬元。
作為新藍鯨動力平臺發布后的首搭量產車型,這無疑是UNI-Z的一大亮點。新車擁有躍級新藍鯨動力、躍級智能、躍級空間等優勢,并打造出一款可插混可增程的動力形態。
長安UNI-Z的外觀設計沿用UNI家族縱橫萬象設計語言,內飾兼顧科技感與高級感,并采取了極簡懸浮式14.6英寸科技中控屏。
發動機技術方面,長安UNI-Z搭載的新藍鯨HE 15發動機在融合藍鯨“AGILE敏捷”燃燒系統設計理念的同時,結合混動車型特點,采用了多項新技術。包括1.45的行程缸徑比、150mJ的高能點火以及16:1的高壓縮比,再配合智慧啟停和低摩擦設計等技術,使新車發動機可實現高達43.31%的熱效率。根據官方數據顯示,WLTC工況下,饋電油耗僅為5.15L/100km。
電驅方面,長安UNI-Z采用了全球電混首發的10層Hairpin扁線油冷電機技術,電機最大功率達到158kW,最大扭矩為330N·m,最高效率達97.8%,綜合效率也達到89.6%。在高電量高動力模式下,長安UNI-Z的零百加速時間為7.4秒。同時,長安UNI-Z搭載了自主研發的iEM智慧高階控制系統,行業內首次將ECMS算法應用于量產車型中。
乘坐空間上,長安UNI-Z軸距達到2795mm,車身尺寸分別為4730mm X 1890mm X 1680mm。而在置物空間上,后備廂容積為638 L,二排4/6放倒后的最大容積可達1425L。
至于國人頗為關注的智能輔助駕駛功能上,UNI-Z也有自己的特色。除了全系標配L2級輔助駕駛,通過IACC集成式自適應巡航、FCW前碰撞預警、LDW車道偏離預警等11項主動安全功能。而且還搭載了獨有的全語音AI泊車助理和APA自動泊車6.0系統,手機APP可支持200米內遠程接駕功能。
引力引發長安內部產品洗牌
早在今年2月,長安汽車發布UNI-Z官圖之際,人們就發現新車與歐尚Z6如出一轍。只要梳理一下近年來UNI產品序列的發展歷程,就不難把握長安的產品戰略思路。
作為UNI產品序列的中文名,引力早在2020年就已經問世。當時長安汽車打造的UNI序列,定位為品牌“沖高”系列。這四年來,該序列先后發布了UNI-T、UNI-K和UNI-V三款定位高于長安品牌其它旗下產品。
而隨著市場卷技術、卷性價比。兩年前,眼看其它行業頭部車企的混動車型在國內市場摧城拔寨,長安自然不甘示弱,把看家本領iDD混動技術搭載到了UNI序列產品上。而就在近期,長安汽車把歐尚、UNI系列、CS系列等品牌與產品序列合并,正式打造出“長安引力”,也就是說,現在的引力已經在戰略定位上,與深藍汽車、長安啟源并立。
長安汽車一名內部人士介紹,根據目前的規劃,CS系列、UNI系列、歐尚系列都整合到引力下面。但對于網傳以獵手為首的長安皮卡,也轉投引力門下,無論是長安凱程還是長安汽車均回應南都·灣財社記者“并沒有聽說”。此前,人們已經注意到,原本在歐尚品牌旗下銷售的“X7 PLUS”“X5 PLUS”兩款主力車型,分別以長安“第二代X7 PLUS”“第二代X5 PLUS”之名上市。隨著歐尚品牌的逐步淡出,長安旗下的產品系列正在面臨一輪大洗牌。
“引力在集團里面有明確定位,就是基于目前長安的基盤及存量考慮的。”當談及引力的最新定位,長安汽車一名內部人士告訴南都·灣財社記者。
今年年初的2024長安汽車全球伙伴大會上,長安汽車總裁王俊公布了長安汽車將在2024年沖擊280萬輛的銷量目標。據了解,長安引力肩負125萬輛。作為銷量任務占最主要的長安引力,單靠UNI車型2023年不足20萬輛的銷量,顯然無法達成這個百萬級任務。因此,也不難理解長安汽車那位內部人士所說的基盤及存量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