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刷到新聞,重慶有個老周家每年寒暑假都特別熱鬧。他家舅舅今年帶了十六個外甥一起過暑假,全網都在轉發。說這陣勢像極了八十年代的老電影,可現在誰家還搞得這么熱鬧?
看到有人說,我老家也挺熱鬧,我爸有八個兄弟姐妹。我太奶奶剛剛過完百歲生日,算下來家里一共一百多人。每年過年都要擺十幾桌,走的時候姐妹們都能拎著兩瓶酒回家。去年發紅包花了快萬把塊錢,沒工作的和老人每人兩百。大家坐一塊聊聊天打打牌,說說這一年的事。
老周家的舅舅確實辛苦,光做飯就忙活了五十多天。每天得準備六口人的飯,還得多操心外甥們的吃住。最厲害的是舅媽,能把這么多人伺候得舒舒服服。聽說光菜錢就花了六萬多,還不包括紅包什么的。難怪有人說現在誰家撐得住這份開支?

城里好多家庭現在都散了。我同學王哥在北京上班,他爸媽住在縣城,三年都沒回老家過過年。前陣子我大伯做手術,才想起連表弟表妹都在外地打工。老周家能維持這么大的聚會,估計得靠老人們攢的錢。聽說他們還存了個家族賬戶,專門用來給聚會花錢。
有次吃飯聊起來,老舅媽說其實最累的是她。得記住每個外甥的口味,誰忌口啥,誰愛吃啥。上次她還給我看手機賬單,光菜市場就跑了二十趟。不過每次看到孩子們笑,她就覺得值。
最近政府不是提倡尊老愛幼嗎?有些地方還給聚會多的家庭發補貼。我表姐在杭州工作,她們公司也鼓勵員工回家過年,給路費報銷。要是哪天老周家也能申請補貼,那舅媽就能輕松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