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乘聯會發布了2024年4月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預估排行,從銷量排行看,自主車企名列前茅,隨后是不少新勢力品牌,除了特斯拉排在第二,各大合資品牌在新能源乘用車發展方面依然比較緩慢。

比亞迪遙遙領先已經不讓人那么驚訝了。4月份,比亞迪銷售新能源車313245輛,同比大漲48.96%,環比微漲3.57%;1-4月累計銷量為939508輛,同比增長23.24%。目前比亞迪旗下有比亞迪、騰勢、方程豹、仰望四大品牌,產品線十分豐富,從10萬到百萬,價格覆蓋區間也很廣。

細分來看,比亞迪品牌的王朝網和海洋網在4月銷量分別為15.87萬輛和13.90萬輛,秦家族、宋PLUS是最暢銷的產品;騰勢品牌4月銷量為1.11萬輛,絕大部分為騰勢D9貢獻的,月銷1萬輛;仰望品牌4月累計銷量為952輛,均來自仰望U8;方程豹品牌4月銷量為2110輛,均來自豹5。

根據乘聯會的數據,特斯拉上海工廠4月的銷量為62167輛,同比下降了18%,去年4月為75842輛。因一波接一波的裁員,目前特斯拉是處于風口浪尖上的。不過4月底馬斯克的北京行,和FSD在中國的可能落地,又讓特斯拉登上了熱搜。當然,大家應該更好奇那款入門車型Model 2到底什么時候才會上市,馬斯克透露的信息是會在2025年上市銷售,并在墨西哥柏林以及上海工廠開啟交付。
排在特斯拉后面的依次是長安、吉利、五菱和奇瑞。長安汽車自主品牌新能源車4月銷量51682輛,同比增長129.7%。長安汽車自主新能源銷量大增,離不開旗下長安啟源、阿維塔和深藍汽車三大新能源品牌的共同發力。三家銷量分別為11833輛、5247輛和12744輛,占比近六成。

包含吉利、領克、極氪在內,吉利新能源的4月銷量共計51428輛,同比增長約75%,環比增長約15%。吉利新能源接下來的新車比較多,科技旗艦SUV原型車“銀河星艦”剛全球首發不久;領克07 EM-P已開啟預售,預售訂單破萬,將在5月17日上市;極氪MIX未上先火,關注度很高。

當初憑借小型純電車火爆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五菱,如今也有了一點勢弱的趨勢,4月的銷量為35124輛,排第五位。而奇瑞不愧是名副其實的出口大戶,4月出口89377輛,同比增長18.3%,占集團總銷量近半數比重。在新能源方面,乘聯會顯示奇瑞4月的成績為29761輛,奇瑞官方數據則為32995輛,有一點差距。在新產品的推進速度上,奇瑞也是“開足了馬力”,風云量產概念車E06、星途E08概念車在北京車展已完成了首秀。
往后看,就是大家一向比較關注的造車新勢力品牌。在乘聯會的排行中,廣汽埃安表現最佳,月銷超2.8萬輛,其后是理想、賽力斯、蔚來、零跑、小鵬和哪吒。

拋開乘聯會的榜單,往后我們或許會常常看到鴻蒙智行的身影。4月份,問界、智界均沒有單獨出銷量數據,統一由鴻蒙智行綜合發布。根據鴻蒙智行發布的數據,4月份共交付了29632輛,其中問界交付了25086輛,包括問界M9交付13391輛,問界M7交付10896輛;而智界目前僅有一款智界S7開啟了交付,4月共計交付4546輛。

再看最新的一位選手——小米汽車,4月銷量為7058輛。這是小米首個完整銷售月,應該說表現還是不錯的。小米SU7上市之初,靠著強大的營銷能力,提升轉化率,有這個銷量并不稀奇。但交付后,小米SU7也出現了不少問題,是否會影響終端,得看后續的數據了。想要達到造車新勢力前輩們的月銷成績,SU7之外,小米還需要在技術和產品的競爭力上接著下功夫。
至于合資品牌新能源車,還需要再加把勁。不過,因電動車的普及速度未達到預期,不少外資品牌已不再堅持全面電動化,比如奔馳,比如凱迪拉克,均表示“油電將長期共存”。站在大環境的角度,電動化是必然趨勢,以碳中和為目標的乘用車電動化原本也是歐美掀起的產業鏈變革,如今突然“不玩了”,著實有點“自打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