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2024 年中國本科生就業報告》一經發布,本科 “綠牌專業” 名單就引起廣大家長朋友們的關注。該報告依據市場就業率與應屆畢業生平均薪資確定綠牌專業,為學生及家長擇校提供參考。
據悉,2024 年綠牌本科專業有微電子科學與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等。其中,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近五年 4 次上榜,能源與動力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連續 3 年上榜,機械電子工程近2年上榜。
這些專業的具體情況一起來跟小易看看吧~
【能源動力類】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1.專業介紹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主要研究電力電子技術、自動化控制技術、計算機技術等相關領域的基本知識和技能,進行電力設備的設計制造、自動控制技術的開發、電力系統的維護等工作。例如:家用電器的生產制造與自動控制,醫用設備的制造、高壓電網的維護與管理等。
2.就業方向
電力類企業:電力工程、電氣工程、硬件工程、電氣設計、自動化技術、電力系統開發、技術開發、設備制造、設備維護、生產管理。
3.薪酬水平
該專業2023屆本科畢業生畢業半年后平均月收入為6719元,高于本科平均(6050元)669元;工作與專業相關度為87%,高于本科平均(72%)15個百分點;就業滿意度為82%,也明顯高于本科平均(78%)。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
1.專業介紹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主要研究新能源的種類、特點、應用和未來發展趨勢以及相關的工程技術等,包含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核電能等,例如:新能源車、風力發電、農村農林廢物發電等。
2.就業方向
新能源類企業:電力工程、熱能工程、火力工程、技術研發、工程設計、優化運行、生產管理、新能源管理。
3.薪酬水平
隨著近年來新能源產業的發展,該專業就業優勢明顯,2023屆本科畢業生畢業半年后平均月收入達到了6684元,工作與專業相關度為76%,就業滿意度為81%,也高于本科平均較多。
能源與動力工程
1.專業介紹
能源與動力工程主要研究能源的開發和利用、動力機械和熱工設備的設計和測試技術等,能源包括煤、石油、天然氣等傳統能源和核能、風能、生物能等新能源,動力機械和熱工設備包括內燃機、鍋爐、航空發動機、制冷機等。例如:天然氣用作汽車燃料、風能發電、冬季燒鍋爐供暖、空調制冷機設計和測試等。
2.就業方向
工業類企業:熱能工程、動力工程、制冷工程、暖通工程、產品開發、機械設計、工藝設計、生產技術、技術開發、生產管理。
3.薪酬水平
該專業2023屆本科畢業生畢業半年后平均月收入為6602元,工作與專業相關度為79%,就業表現較好。
【新興信息技術與人工智能技術】
微電子科學與工程
1.專業介紹
微電子科學與工程主要研究各種微電子器件和集成電路的基本原理、設計方法和基本技能等,進行半導體器件、功能電子材料、集成電路的設計制造和微機電系統的設計開發等。例如:電視機、音響、計算機等所使用的集成電路的設計,太陽能電池、探測器內的半導體器件的研發制造,血壓計、汽車安全氣囊防護系統等所使用的微機電系統的設計開發。
2.就業方向
電子類企業:電子技術、產品研發、各種電子和光電子材料的研發、電子和光電子器件的設計制造、IC設計、技術開發。
3.薪酬水平
該專業2023屆本科畢業生畢業半年后平均月收入達到了7151元,高于本科平均1101元。工作與專業相關度、就業滿意度分別為79%、82%,就業表現也較好。
機械電子工程
1.專業介紹
機器人工程主要研究工業機器人的結構、設計、應用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和技術,進行機器人工作站的設計、裝調與改造等,以提高工業生產的效率。例如:工業生產線使用的機器人的設計研發,自動焊接機器人的制造,激光加工機器人的裝調等。
2.就業方向
機器人類企業:機器人設計、裝配、調試、改造、技術開發、機器人自動化生產線的設計、應用開發、程序設計、運行管理;
工業類企業:自動控制、設備運行、自動化生產。
3.薪酬水平
該專業2023屆本科生畢業半年后的平均月收入為6404元,高于全國本科平均354元。
【信息與AI工程相關專業子在就業上較有優勢】
信息與 AI 工程相關專業就業頗具優勢。微電子科學與工程著重集成電路人才培養,契合高新產業需求,門檻高,對口人才稀缺,就業競爭力強。機械電子工程歷史久,畢業生多,制造業升級與人工智能發展使其人才需求大增,職業前景廣闊。機器人工程為 2015 年新設熱門專業,2018 - 2022 年眾多高校開設,匹配國家戰略與產業趨勢,知識技能要求高,市場需求旺,就業優勢顯著,備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