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2024西麗湖論壇在深圳西麗湖國際科教城拉開帷幕,吸引中外專家學者再次相聚鵬城。大咖們圍繞“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開展系列學術探討,發表真知灼見。
昨日,2024西麗湖論壇開幕。 深圳特區報記者 何龍 攝
AI驅動城市產業發展新范式
“西麗湖論壇的價值在于給深圳教育界、科技界和產業界提供交叉融合的平臺,攜手實施深圳發展的宏偉藍圖。”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院長歐陽證認為,AI原生應用或將成為科技發展的一個主戰場。清華大學要培養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人才,深度參與深圳人工智能建設,定義人工智能的發展高地。
復旦大學人工智能創新與產業研究院院長漆遠提出,AI在未來不僅是產業的推動者,更將成為類似電力般的基礎設施,與各行業深入融合。階躍星辰創始人姜大昕表示,AI的核心是改變生產方式、優化資源配置并提升創新能力,AI原生應用勢必廣泛涌現,在未來技術生態中扮演重要角色。北京智譜華章科技有限公司CEO張鵬認為,作為全國領先的產業中心,深圳不僅提供了完整的產業鏈和創新氛圍,還在政策層面給予了企業極大的實質支持,這種環境為技術的開發和產業落地創造了肥沃的土壤。
教育與人才是創新發展基石
新一輪人工智能吸引了社會各界興趣,也爆發巨大科技創新動能,給社會各個領域都將帶來顛覆性影響。北京大學副校長張錦透露,計劃建立國際首個科學智能學院,以本碩博全面貫通的方式,培養交叉型、復合型人才,助力人工智能產業化發展。
“偉大的城市必須有偉大的大學來支撐,這對未來的發展尤為重要。深圳需要持續加強其學術和研究機構的建設,以匹配其在科技產業中的地位。”菲爾茲獎獲得者埃菲·杰曼諾夫特別強調,深圳作為科技創新城市,需要借鑒國際科技中心的經驗,如硅谷依賴大學和產業緊密結合。
清華大學文科資深教授薛瀾肯定:“如今,深圳的創新生態系統給其他城市帶來了不少啟迪,不僅體現在校企合作中,更體現在出臺了一系列積極的城市政策推動這種持久高效的互動。”
國際化視角提升全球競爭力
科睿唯安全球副總裁、亞太區負責人歐夏·格林斯基關注到,近10年深圳論文刊發量超過20萬篇,以深大、南科大、中科院深圳先進院為代表的一批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在學科建設上取得了顯著成就,為科研、產業提供了堅實的學科基礎。
“深圳是改革開放的前沿,也是人工智能的戰略必爭之地。”清華大學副校長曾嶸建議深圳從長遠著眼,繼續保持開放性,以更大投入,吸引全球資源,提升國際競爭力,更好地推動基礎研究和產業交叉融合與高效轉化,讓人工智能真正賦能城市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