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房地產在系列政策作用下,經過三年不斷調整,市場已經開始筑底,10月相關數據一定會是積極樂觀的結果。”17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再度舉行新聞發布會,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倪虹和財政部、自然資源部、中國人民銀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負責人介紹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明確促進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的“組合拳”。
對房地產止跌回穩充滿信心
此次會議上,倪虹表示,對房地產止跌回穩充滿信心。接下來是要齊心協力把組合拳打好、狠抓落實,讓這些政策效果能夠充分顯現,能夠讓人民群眾享受到政策紅利。
對于打好穩樓市“組合拳”,倪虹在發布會上給出12字回應,概括起來就是四個取消、四個降低、兩個增加。四個取消就是充分賦予城市政府調控自主權,城市政府要因城施策,調整各類購房的限制性措施,主要包括取消限購,取消限售,取消限價,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的標準。四個降低就是降低公積金貸款的利率,降低住房貸款的首付比例,降低存量貸款的利率,降低賣舊、買新換購住房的稅費。兩個增加,一是通過貨幣化安置的方式,新增實施100萬套城中村改造和危舊房改造。二是年底前將“白名單”項目的信貸規模增加到4萬億元。
受一系列利好政策的鼓舞,國慶假期以來,多地樓市迎來了回暖,熱門項目節日期間到訪人數、成交上升表現明顯。據房地產研究機構克而瑞監測,22個重點城市國慶期間認購面積環比上升12%,同比上升26%。多家機構數據顯示,國慶期間,北京新房成交同比上漲超過200%,二手房上漲超過150%;深圳新房認購量較去年同期增長664.14%;上海新房成交以及廣州相關數據均大幅上升。節后,據麟評居住大數據研究院發布的《2024年樓市周報第41周(10月7日—13日)》顯示,今年第41周監測重點城市新房成交環比上升185.46%,同比上升186.25%;二手房成交同環比分別上升207.28%、438.31%。
最大亮點是強化“白名單”項目融資機制
在增量政策方面,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副局長肖遠企在會上宣布,進一步優化完善房地產“白名單”項目融資機制,商品住房項目貸款全部納入“白名單”管理,做到合格項目“應進盡進”,已審貸款“應貸盡貸”,資金撥付“能早盡早”,支持房地產市場穩健發展。
“這次最大的亮點就是強化了‘白名單’項目融資機制,把‘白名單’項目的信貸規模增加到4萬億元。”國家高端智庫CDI研究員宋丁17日在接受《環球時報》采訪時表示,這抓住了房地產債化解的關鍵,意味著不僅大型房企,很多中小房企也會受益,將大大緩解保交樓的問題。
中指研究院政策研究總監陳文靜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對于房企來說,要盡快適應新的融資形勢,“白名單”項目融資將是房企常態化重要的融資途徑。房企要積極申報進入項目“白名單”,在“白名單”政策支持下,能盡快盡早獲取資金支持,保障項目建設及竣工,確保項目交付。
“盤活存量閑置土地工作是自然資源部當前工作的重點”,會上,自然資源部副部長劉國洪表示,將會同有關部門研究設立收購存量土地專項借款,作為專項債券的一項補充,人民銀行提供專項再貸款的支持。倪虹也透露,今年1—9月,已經建設籌集保障性住房148萬套(間),到年底可以讓450萬新市民、青年人住進保障性住房。同時,財政部明確,地方可安排專項債券收購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
中指研究院政策研究總監陳文靜分析稱,盤活閑置存量土地的配套資金政策不斷落地,資金的加持對于提升地方政府參與積極性,以及鼓勵地方政府嘗試創新舉措均具有重要影響。從盤活閑置存量土地的方式上看,支持房企退地、換地以及允許商辦用地等調規是重要方向。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嚴躍進表示,此次會議明確提出:允許政策性銀行、商業銀行向有條件的企業發放貸款,收購房企存量土地,人民銀行提供必要的專項再貸款支持。此前在化解此類土地方面,已經包括了保障性住房再貸款、地方政府專項債等內容,此次新增存量土地收購貸款科目,這也使得后續各類型銀行對于存量土地收購金融支持的加大。
多方期待前三季度經濟運行狀況公布
自9月底中央定調“促進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以來,央行等金融三部委、國家發改委、財政部接連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一攬子”增量政策具體舉措,樓市利好政策頻出,從金融支持經濟高質量發展,到系統落實一攬子增量政策,再到加大財政政策逆周期調節力度和助企幫扶,聚焦當前經營主體和社會關切,提振市場信心。
本周一公布的前三季度進出口數據創下新高,這使得不少人將目光聚焦于即將公布的前三季度國民經濟運行狀況。
近日,多家機構發布了預測報告,對我國三季度GDP增長預測大概集中在4.5%-5.1%之間。此前,由于一系列刺激政策的公布,高盛將中國2024年實際GDP預測從4.7%上調至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