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領全球新能源汽車發展的特斯拉,終于要變成自己討厭的樣子。
如果要論國內當前新能源汽車領域的頂流,那一定是雷軍的小米汽車,但要是放眼全球,不出意外還得是馬斯克的特斯拉。
在4月的最后幾天時間里,這位超級大忙人從美國乘坐私人飛機來到了北京,當然一向不喜歡參加車展的馬斯克不是為了北京車展而來,此次簡短的行程顯然有著更重要的事項。
官方消息報道,馬斯克此行是應中國貿促會邀請訪華,并且在落地后就與中國貿促會會長任鴻斌等進行了會談,隨后國務院總理在釣魚臺國賓館會見了馬斯克,在結束完會見后,馬斯克就直接啟程返回了美國,甚至都沒來得及前往上海的超級工廠看上一眼。
雖然本次中國行時間并不長,但馬斯克確實收獲頗豐,4月29日特斯拉股價15%的上漲是最直觀的成果,讓處于裁員動蕩的而下滑的股價收獲了利好,同時也為特斯拉全年的銷量增長奠定了穩固的基礎。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五一節后的第一天,有消息稱調往美國的特斯拉公司汽車業務高級副總裁朱曉彤即將回歸特斯拉中國,恢復中國區副總裁職位。
銷量壓倒一切
關于特斯拉的最近,可以說是動蕩不斷,銷量表現不盡人意尤為明顯,特別是北美地區出現大幅下滑。
根據MarkLines Data Center的統計數據顯示,特斯拉4月在美國市場銷量同比下滑超過17.4%,銷量僅為47,300輛,并且已經連續兩個月出現銷量下滑。
雖然從整體上來看,受美國經濟波動影響,4月份全美的乘用車銷量整體下滑10%,但在銷量前十的品牌中特斯拉的降幅僅次于Stellantis排名倒數第二,反倒是豐田銷量增長明顯,以13.7%的增長排名第二,僅次于美國本土車企通用。
除此之外,在歐洲市場,特斯拉的銷量也出現了問題,根據歐洲汽車制造商協會(ACEA)發布的數據,歐洲3月純電汽車銷量整體下滑11%,特斯拉更是同比下跌超過34.9%,3月僅售出40,109輛。
同樣在中國市場,特斯拉的市場號召力正在銳減。根據乘聯會公布的數據顯示,特斯拉中國4月批發銷量為62,167輛,較上月的89,064輛相比出現了明顯的下滑,同時與2023年4月75,842輛銷量出現了大幅下滑,在國內新能源市場快速增長的趨勢下,特斯拉是少有的同比和環比都出現下滑的新能源車企。
據特斯拉官方發布的今年一季度銷量顯示,全球累計交付量為38.7萬輛,同比下滑8.53%,環比去年四季度下跌20.2%。這是近四年來特斯拉單季度交付量首次同比下降,也是過去一年中表現最差的季度。
在銷量急劇下滑的背景下,各種矛盾開始在特斯拉內部凸顯,首先是為了保證公司的經營狀況,馬斯克在北美開啟了大規模裁員,據稱裁員比例將與銷量下滑比例相當,但在考慮其他因素的影響下,初期裁員為10%。
另外,在位于德國柏林的超級工廠還發生了騷亂,當地環保人士縱火導致工廠斷電停產,給本就因為零部件短缺的工廠雪上加霜,造成了不小的混亂。
如今的特斯拉進入了多事之秋,而作為CEO的馬斯克只能再度發揮個人能力來拯救特斯拉。
馬斯克的處方
為拯救目前特斯拉的困境,特斯拉先給馬斯克了一份期許,4月17日,特斯拉官方再次讓股東就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的56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000億元)薪酬方案進行投票。
雖然此前這份天價薪酬被美國特拉華州法院于今年1月宣布無效,但為拯救公司股東們還是選擇硬剛法院,通過了這份2018年安排的獎金。
馬斯克也沒有辜負信任,開啟了在特斯拉內部重大的人事調整,為特斯拉的三個主要市場開出藥方。
首先是北美和歐洲市場,這兩個主要市場目前面臨的問題是純電車型需求放緩,在這種趨勢下,想要提振銷量會比較困難,所以馬斯克選擇了裁員和漲價這兩項治療方案。
此前,特斯拉已經在全球進行過產品降價,但未能獲得足夠的銷量增長,所以在本次從4月份開始的內部調整中,只能向內部尋求突破,節省開支以獲得較好的財務數據,特斯拉先是開啟了全球進行10%的重大裁員。
根據被裁員工在社交網站上的描述,特斯拉4月每周都在裁員,不少員工都是在第二天上班時才發現特斯拉官方凌晨發的裁員郵件。
同時不只是基層員工被裁,即使身居要職依然難免裁員,在本輪裁員中,動力總成及能源工程高級副總裁德魯·巴格利諾,超級充電業務部門團隊負責人麗貝卡·蒂努奇和新產品負責人丹尼爾·何都在裁員名單上,其中德魯·巴格利諾更是在特斯拉工作18年的元老級員工。
根據最新的消息稱,特斯拉第二輪大規模裁員也要開始,主要涉及用戶運營與增長部(中國和亞太區)、IT(global)以及超充團隊(北美和中國市場),這些部門將是裁員的核心區。
根據官方統計,特斯拉員工平均年薪為110192美元,2023年底有員工14萬人,此次裁員將為特斯拉節省下超過15億美元的人員開支。
此外,由于降價導致特斯拉的毛利率在不斷降低,特斯拉在2023年的毛利率下降到了18.2%,今年第一季度更是降到了17.35%,而此前在2022年時特斯拉的毛利率一直維持在25%的高位區間。
所以從4月1日起,特斯拉在全球開展了漲價,美國市場Model Y車型的價格上調1000美元,歐洲地區Model Y的價格也提高了約2000歐元或等值當地貨幣,當然中國市場也參與了本輪漲價,上漲了5000元。通過漲價來維持利潤的增長。
而面對不同于美國和歐洲的中國市場,馬斯克采取的措施則不同,此前的漲價很快被新一輪的降價潮所推翻,4月21日,特斯拉開啟全系1.4萬元的降價促銷,更有五年免息,零首付等金融支持。
可以說在面臨中國市場的競爭,特斯拉目前只能繼續使用價格戰來提振銷量,除此之外,馬斯克還開始加速推動FSD在中國落地,4月20日馬斯克就在社交媒體上回應稱FSD可能很快在中國地區推送。
在馬斯克到訪北京的當晚,特斯拉國產Model 3、Model Y通過了汽車工業協會關于汽車數據安全4項合規要求,這意味著此前針對特斯拉的多項禁停禁行區限制將有望解除,被視為FSD在中國落地的重要一步。
從馬斯克到訪的會見規格就可以看出,在推動特斯拉在國內市場更好的銷售馬斯克可是煞費苦心,不然不會專程進行一場僅停留24小時的跨洋遠行。
目前來看馬斯克拯救特斯拉的行動還在繼續,至于多久能夠將特斯拉重新拉回高速增長的快車道,目前還是難以看到希望。
從市場上來看,特斯拉在售的4款車型換代的頻率遠不及競品,而Cybertruck在美國市場也未能拯救銷量,包括此前推動的電動卡車Semi都沒能成為特斯拉新的銷量增長,而備受期待的緊湊型車型Model 2也遲遲未見蹤影。
隨著全球車企在電動化智能化的大步邁進,特斯拉在新能源汽車上的技術優勢正在逐漸被競爭對手追平和超越。
此時此刻,巨人轉身的戲碼正于特斯拉身上重演,這家以顛覆之名誕生的車企像極了曾經被自己所嘲笑的大眾和豐田,走到為了追求銷量和財報而減緩變革的步伐。
這是馬斯克曾經討厭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