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態建設
年初華為所承諾的“年內實現5000+的應用適配”目標,已經全部啟動了,同時完成適配上架的應用已達1500+!
看起來上架的應用數量好像還不是很多,但這個數量相較于年初的200+首批適配應用數量來說,已經算是質變了!可惜大眾所關注的微信,依然未在啟動名單內。
另外華為經過半年的努力,鴻蒙生態設備數量已經達到了9億+,相較于年初的設備數量來說又增加了1億量級。
發布會上,還公布了 HarmonyOS NEXT 的Beta版升級,以及正式版升級之時間表。
從今天開始面向開發者和有限數量的先鋒用戶,可以通過Mate60系列和 Mate X5 系列體驗Beta版。
面向全部用戶的Beta版需等到八月份才可以申請,并新增Pura70系列和Pocket2等機型。
2,AI 革命
華為早在2017年,就通過麒麟970將 AI 帶到移動端了。到了2018年,又發布了基于自研達芬奇架構的 AI 芯片昇騰310,同時還推出了全流程模型生產服務ModelArts。
2019年華為又推出了當時算力最強的 AI 芯片昇騰910,同時推出的還有 MindSpore(昇思)全場景AI計算框架。
如今隨著盤古大模型5.0的全新迭代,華為在 AI 方面的全棧技術成果,結合服務器端、云端的全部軟硬件成果,以及星閃通信技術,皆都被整合為了全新的智能底座。
在全新智能底座的加持下,純血版鴻蒙的人工智能助手小藝,也迎來了史詩級之性能升級!
全新的小藝無需喚醒直接常駐系統,同時只要將圖片或者文字拖到底部導航條上,便可實現“小藝投喂”,可以直接得到所需的處理信息!
此外,全新的小藝智能體還能通過意圖框架接入豐富生態,以實現專業領域的貼心服務。
3,系統質變
華為表示這次的純血鴻蒙,可以幫助終端設備實現30%的大幅性能提升!而且還放豪言說這并非“一次性買賣”,而是保持每年20%的性能增長幅度!
之所以華為要在系統方面那么拼,就是為了彌補麒麟處理器在國產制程工藝方面,相較于業界最先進制程的明顯差距。
結合華為在CPU核心微架構方面的持續精進,便能為國產制程工藝之發展提供寶貴的時間窗口,而這個情況也能反過來解釋華為推純血鴻蒙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