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集團為鼓勵行政人員提前解約,計劃提供離職獎勵,并為此撥出高達9億歐元(約合人民幣69.75億元)的資金。符合條件的資深德國行政人員,除了標準的遣散費外,還有權選擇額外獲得5萬歐元(約合人民幣38.8萬元)的離職獎勵。這一決策被視為大眾在當前經濟形勢下維持競爭力和盈利能力的重要策略。
在最新的電話會議上,大眾汽車集團首席財務官兼首席運營官Arno Antlitz 指出,大眾集團推出這一行政人員離職獎勵計劃的目的是“彌補全年業績的潛在影響”。他強調,符合條件的行政人員需要在今年5月底之前做出決定并選擇離職。
其實,大眾集團人力資源總監 Gunnar Kilian 在去年年底便已預見到了此次人員精簡的必要性,他明確表示,為了達成2024年的年度財務目標,集團需要降低人事成本約20%。
在大眾集團公開了2024年第一季度利潤出現下滑的情況后,公司做出了本次裁員決策。盡管整體交付量較去年同期增長了3%,但電動汽車的銷售業績卻不盡如人意,特別是在歐洲和美國市場遭遇了顯著下滑。
根據最新消息,大眾集團第一季度財報顯示業績疲軟,這一趨勢在4月初公布的交付數據中已有所預警。盡管整體交付量實現了3%的同比增長,但電動汽車的銷售量卻有所下滑,其中中國市場是個例外,實現了91%的逆勢增長,而歐洲和美國市場則分別出現了24%和16%的下跌。集團第一季度的銷售收入為755億歐元,低于去年同期的762億歐元;營業利潤為46億歐元,同比下降了20%,導致營業利潤率降至6.1%。
失業君小編觀察到,特斯拉裁員后,大眾集團的裁員動向,似乎預示著全球汽車制造業正迎來一場深刻的變革。隨著電動汽車市場的迅猛發展和行業格局的迅速變化,傳統汽車制造商正面臨著業務模式和人力資源配置的重新調整。
議
網友熱議
@daogehuzou(IPHK):
從汽車來看,德國和日本都是汽車大國,但是從軟件上看,歐洲和日本的互聯網,真要比中美落后太多,歐洲的生活節奏太慢了,日本路線選錯,固步自封太久,兩個汽車大國硬件軟件都開始掉隊了……
@DavidTang(IP京):
大眾想要電車復興就很簡單,整個大眾軟件研發挪到中國就行!
@Quan1999(IP粵):
朋友圈里都是什么寶馬開始財裁員,大眾減產,豐田代工廠訂單吃不飽,現代代工廠訂單減少,聽到的消息好像只有比亞迪和寧德時代在迅速發展。
@俞斌YUBIN(IP滬):
朋友圈里都是什么寶馬開始財裁員,大眾減產,豐田代工廠訂單吃不飽,現代代工廠訂單減少,聽到的消息好像只有比亞迪和寧德時代在迅速發展。
@晴夜瘋狂996(IP蘇):
其實大眾車機還是不錯的,我的帕薩特電臺效果很好,六碟可自動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