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行一善。
嚴重提醒:在未來5年內,所有司機們開車,都務必要加十倍小心了!
下面我就說說為什么?
從官媒得知,咱們國家是800%確定性地要全力加速高質量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
這意味著在未來的3年~5年,路上跑的新能源智能汽車將井噴式地數量暴增。用營銷專業的表達,就是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生命周期要迎來“野蠻長大”的“龍卷風階段“了。
這跟司機要加十倍小心開車有啥關聯?
先從最近火爆到刷屏的一些事件聊起。
最近一線城市的新能源智能汽車展特別火爆(例如北京前幾天剛展覽過),各路大V名人都來蹭熱度,企圖提升他們自己的流量。各路新能源智能汽車品牌也紛紛推陳出新車,推出各種新促銷,不斷地刷低新能源汽車的入門價格。這些說明行業的銷量快要迎來爆發期了。入局消費者的規模將很快迎來激增,風險投資也將更加大量和快速聚集過來,馬太效應加速呈現。
可就在這兩天里,爆出了不好的消息,一輛問界M7撞到了大卡車尾部,導致著火,火勢最終燒死了車內的幾個人。我在小視頻刷到了死者的親屬,是一位女士的沒有露臉的哭訴聲,傳達的信息是燒死的有她的孩子,還有她的弟弟(成年人)。她說是她弟弟在開車,但由于疲勞,開啟了智能駕駛,徹底委托了智能駕駛來操控。她說是這個原因才導致了悲劇發生。她說是著火后,車門居然打不開了,因此導致車內人無法逃生而被燒死。我也想等待官媒能詳細偵察和報道詳情。
不過,咱們撇開這個事件不去追溯。你說現如今,作為司機和乘客,你們敢不敢把自己的生命托付給“智能駕駛”,司機徹底撒手,甚至還在疲勞狀態下,打個盹?這不就等于是“無人駕駛”了嗎?
大家現在就敢于把自己的生命托付給“無人駕駛”嗎?
我來告訴大家吧!如果說我把一個經驗非常豐富的且正好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真人司機能夠確保車內人員的安全度稱為“足夠可靠”的話,那么”無人駕駛“的可靠度如果想要與前者媲美,至少是需要5年時間!
我來說說為什么?
”無人駕駛“也就是”智能駕駛“,采用的核心技術是”人工智能-簡稱AI“。AI的可靠度想要成長,是需要不斷學習的,AI 的學習和成長就如同一個人的學習和成長,如同一個孩子的學習和成長,是需要經歷大量的事件、失敗和成功、大量的訓練、體驗和經驗?;蛘哒f也如同一個開車的新手菜鳥要經過大量的開車實踐體驗各種各樣的復雜場景,最終才能成長為一個經驗豐富的老司機。
那么AI的學習和成長的大量實踐體驗從哪里獲得呢?一種途徑是模擬訓練。然而模擬訓練也是基于對真實環境和千奇百怪的駕駛場景所獲得的實踐積累。
那么什么是千奇百怪的真實駕駛場景呢?那就是我們這里路面復雜的路況。就算是沒有新能源汽車在路上跑的幾年前,我們的路況也是相當復雜,對于老司機來說都是很不安全的。為什么?因為新手菜鳥太過容易拿到駕照,新手菜鳥在路面開車的占比太大。同時,也太多司機不遵守交通規則,不按照規則對其他車輛和行人進行禮讓,自己天馬行空想怎么開,就怎么開,以及還有那么多路怒癥。這些復雜情況,都是AI必須慢慢習得。且今天在路面跑的新能源汽車也很少是在依靠”自動駕駛“來完全操控,但是,未來路面激增新能源智能汽車的占比,司機疲勞的時候,再提高放手讓”自動駕駛“去掌控的體驗概率,那個時候,路面就是一半真人司機,一半AI操控,互相誰也不理解誰,我能想象到混亂一定會在短期內激增。
然而,我說,AI就是要等這些混亂的到來,它才能痛快地學習成長。
況且,交通的法律法規在今天的版本,并非是適配路面有那么多依靠”無人駕駛“來操控車的局面。因此,法律法規也必將做出改進。然而,法律法規的改進改良,是必須基于大量已經發生的事實(說白了就是混亂和大量各種各樣突發事件已經發生了之后),然后再通過一堆專家的反復論證,才非常謹慎地一點一點慢慢地微調,所以等到法律法規都已經能夠去完全適配那個局面的時候,你們和我誰還活著都不好說了。
那么哪個品牌在”自動駕駛“/”無人駕駛“/”智能駕駛“積累了大量的實踐經驗呢?
特斯拉。我認為特斯拉的積累是當前新能源汽車當中的冠軍。即便這樣,我也親自去試駕過特斯拉,親身體驗了它的”無人駕駛“。我想說這個冠軍的”無人駕駛“的可靠度,與我說的真人老司機在高度注意力狀態下的可靠度,也是相差十萬八千里。
我認為在咱們的路況中,AI無人駕駛要再成長3~5年才能趕上真人老司機安全可靠度。
我個人是做好了離開的準備。不是離開人世。而是在未來5年內,我要觀察路面。我家住在一線城市,如果路面開始出現混亂激增,那么我就搬到四五線城市,或者干脆搬離城市居住幾年,等到“無人駕駛“可靠度 / 以及法律法規適配度 / 再以及所有司機的重視度綜合下來 一起促成了路面交通安全度能夠跟今天一樣的時候,我再考慮搬回來。
總之,就是我還沒活夠,打算繼續刷視頻,見證這段未來將會發生的“歷史“。
那么說,為什么最近除了新能源汽車品牌的創始人們在拼命把自己打造成網紅IP,就連不是新能源汽車品牌的企業主,也拼命蹭新能源汽車話題的熱度呢?
比如說紅衣主教(360殺毒軟件公司的創始人周鴻祎先生)也偏偏就要蹭新能源智能汽車的熱度呢?這與他自己的主業有著什么樣的遠近聯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