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即將過半,但車市的空氣中仍彌漫著“價格戰(zhàn)”的硝煙味。
跨入6月,各新勢力車企陸續(xù)公布5月成績單。除阿維塔以外,蔚來、理想、極氪等一眾車企的銷量都出現不同幅度的增長。當比亞迪發(fā)布5月產銷快報,車市“聚光燈”幾乎匯集在其成績單上。
數據顯示,比亞迪5月銷量為331817輛,同比增長38.13%;累計銷量為127.13萬輛,同比增長26.80%。若不考慮2月春節(jié)因素產生的影響,比亞迪自2023年跨過300萬輛的大關后,持續(xù)保持增長的趨勢。
產品矩陣進階,攀爬銷量新“高峰”
車市“價格戰(zhàn)”興起于2023年,但細品可以發(fā)現,除少數早已被邊緣化的車企在去年淘汰出局以外,鮮有主流車企出現經營困境。但,跨入2024年,價格戰(zhàn)“升溫”,裁員、降價清倉等“聲音”不絕于耳,足見車市動蕩。
在這一大背景下,比亞迪銷量仍然能保持正向增長,與其完善的產品矩陣密不可分。具體來看,比亞迪王朝網和海洋網作為主力,兩大產品系列由于風格與定位的互補,產品輻射至各細分市場。
數據顯示,王朝網和海洋網銷量分別為172051輛、143108輛。其中,王朝網的秦家族,月銷量達57072輛;海洋網的宋PLUS月銷量為44907輛。
僅從銷量數據來看,王朝網與海洋網儼然成為比亞迪銷量基盤。另外,比亞迪在高端市場還布局了騰勢、方程豹、仰望三大品牌,且已逐步在市場上站穩(wěn)腳跟,產品覆蓋MPV、硬派越野SUV等市場。
愈發(fā)完善的產品矩陣,為比亞迪銷量遙遙領先奠定基礎。新能源汽車滲透率、上險量堪堪突破50%,這表明新能源車市仍有待挖掘潛力。
5月28日,比亞迪再次上市兩款新車——秦L DM-i、海豹06 DM-i。新品定位為中型車,這不僅預示著品牌產品矩陣得到進一步完善,同時也象征著比亞迪將與合資品牌展開新一輪角逐。
深入無人之境,新能源引領者
王傳福:“我首先是一名工程師,其次才是企業(yè)家”。
執(zhí)著于技術,是比亞迪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大步流星的關鍵。2021年前,插混市場曾是一片藍海市場。若追溯更早,2008年的新能源市場幾近無人之境。彼時,國內汽車市場剛進入增量時代,油車才剛開始普及。
傳統燃油車時代,國外車企在內燃機領域筑起技術“高墻”,自主品牌難以跨越。比亞迪對競爭態(tài)勢進行梳理后,選擇專攻插電式混動技術,并在2008年推出第一代DM技術車型——F3DM。
可惜的是,在合資品牌掌握絕對話語權的時代,比亞迪的“聲量”最終被掩蓋。
即便如此,踐行長期主義的比亞迪,堅持不斷地投入,不僅逐步消除了我國與國外車企在混動技術上的差距,推出第二代DM技術、第三代DM技術,而且在2021年發(fā)布DM-i超級混動技術后,推動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提高,攀升至13.4%,實現技術“逆襲”。
在比亞迪的引領下,無數車企紛紛加入插電混動賽道,共同推動國內新能源汽車的發(fā)展。
現如今,當大多數車企還在“卷”43%~45%熱效率、3L—4L/100km時,比亞迪發(fā)布了第五代DM技術,并以“快、省、靜、順、綠”的優(yōu)勢再度刷新插混技術的天花板。
熱效率46.06%、百公里虧電油耗2.9L、綜合續(xù)航2100km,每一項數據,都足以引起車市轟動。
如此出色的能耗表現,離不開創(chuàng)新三大架構。
以電為主的動力架構。插混專用高效發(fā)動機實現46.06%的熱效率;EHS電混系統通過極致的結構設計,功率密度提升70.28%,并大幅減少能量流動路徑的損耗綜合工況效率達92%;插混專用刀片電池,能量密度提升15.9%。
全溫域整車熱管理架構。第五代熱管理架構已上升至與動力架構相同的重要等級,從原本的各系統獨立,向整體架構發(fā)展。通過前機艙熱管理、電池熱管理等協同作戰(zhàn),車輛在高溫環(huán)境下能耗最高可節(jié)省10%,低溫環(huán)境下最高節(jié)省8%。
智電融合電子電氣架構。該架構不僅集成行業(yè)首個插混動力域控七合一,成功實現功能復用、功率密度提升18.3%,同時是行業(yè)首創(chuàng)芯片集成,實現VCU和雙MCU三腦合一,芯片算力提升146%。
當然,“2字頭”的油耗表現,難免引發(fā)質疑。消除質疑的最佳方式,便是自證。
近期,不少媒體以全程直播的方式測試比亞迪秦L DM-i的實際續(xù)航表現,如“向北不斷電”,從西安出發(fā),經過3天駕駛,最終抵達深圳比亞迪六角樓。
最終數據顯示,秦L DM-i僅一箱油跑了1977km,油耗測算為3.3L/100km、續(xù)航達成率為98.98%。重點是,該成績是在全程幾乎高速、壓著限速跑、車內電器正常使用的情況下達成的。
除自媒體以外,比亞迪品牌及公關處總經理李云飛親自下場,參加能耗測試,通過對海豹06 DM-i進行103.1km的虧電道路實測,最終電量從15%降至13%,加油量2.56L,折算虧電油耗為2.54L/100km。
在眾多實測數據的佐證下,網絡上質疑以及各種猜測不攻自破。第五代DM技術賦予產品低能耗表現的同時,也讓用戶“省薪”。
在發(fā)布會時,王朝網銷售總經理路天、海洋網銷售總經理張卓算了一筆賬,以秦L DM-i和海豹06 DM-i為例,分別計算日常以電形式,和完全不充電的情況下,與燃油車對比的成本優(yōu)勢。
日常主要用電開,秦L DM-i和海豹06 DM-i一年可節(jié)省近萬元油費,約等一趟泰國之旅的花銷;日常完全用油開,同樣也能節(jié)省近7000元油費,相當于一臺高端智能手機的價格。假設油價8.4元,按百公里油耗2.9L來計算,第五代DM車型的每公里油費約為0.24元。
隨著第五代DM技術的發(fā)布,比亞迪再次踏足“無人之境”,鮮有車企能與其媲美。
市場的聲音,指引前行
深耕車市多年,技術早已成為比亞迪對外的“重要名片”。
從第一代到第五代DM技術,比亞迪始終引領著插混技術的發(fā)展,包括最早研發(fā)、最早量產、最多迭代,應用最廣、口碑最好等。截至目前,比亞迪插混車型累計銷量超360萬輛,不僅是全球第一,甚至超過中國實測第二名到第十名的總和。
高保有量、技術不斷完善......,這一切都訴說著比亞迪DM技術的成熟、可靠性。對此,市場、消費者也在以行動給予比亞迪DM技術認可。
恰逢比亞迪第五代DM技術發(fā)布暨秦L DM-i和海豹06 DM-i上市前,乘聯會發(fā)布數據顯示,今年4月上半月,中國新能源車的零售滲透率首次超過50%;5月第三周,新能源車的上險量滲透率首次突破50%。簡而言之,新能源汽車正成為市場主流。
重點是,乘聯會數據顯示,2023年插混車型的全年累計批發(fā)量為275.1萬輛,同比增長85.1%,增速遠高于純電動車的21.9%。可以預見的是,插混已然成為“油轉電”進程中必不可少的技術。這一切的變化,正助力比亞迪再攀“高峰”。
比亞迪的銷量一路高歌,產品推新速度,以及第五代DM技術的發(fā)布等,均預示著我國電動化即將翻開新篇章。正如王傳福所說:“世界最先進的插混技術都在中國!全球插混已經進入中國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