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質疑到好奇,從嘗試到熟悉。近些年,消費者對智能駕駛的認知,已經從新奇玩具轉變為家常便飯。大大小小的車企都在這個領域龍爭虎斗,只為搶先一步占領用戶的心智。
就在4月20日,蔚來召開以『全域 全量』為主題的智能駕駛發布會,宣布自2024年4月30日起,隨Banyan·榕智能系統 2.6.0版本升級,蔚來全域領航輔助NOP+城區功能將全量推送至近23萬名用戶,這也是迄今為止國內最大規模的城區智能駕駛推送。
發布NOP+戰略的同時,蔚來還推出了『智駕分體系』——設立智能駕駛安全性與可用性衡量標準。蔚來的目標是到2025年,智駕使用時長占比達80%、10倍安全于人類駕駛,最終實現“解放精力、減少事故”的愿景。
蔚來智能輔助駕駛是個什么水平?蔚來全域領航輔助NOP+有何意義?且讓我們一步一步剖析。
蔚來更新到NT2.0平臺后,所有車型均搭載蔚來『Aquila天鷹座超感系統』和『ADAM中央計算平臺』,前者擁有33個高性能感知硬件,包括超遠距離高精度激光雷達,后者搭載4顆NVIDIA Drive Orin X芯片,總算力高達1016 TOPS,是至今為止全球最高單車算力。
同時借助蔚來智能駕駛架構NADArch、NAD群體智能系統、OCC2.0占用網絡、ADMS人車共駕安全模型等技術,真正實現了實現全域應用場景覆蓋。
——在高速公路以及城市快速路等應用場景中,全域領航輔助NOP+可完成自主調速、自主選擇最優車道、超越慢車、施工繞行、對大型車輛主動偏移、根據導航路線進出匝道等一系列駕駛任務。
——在城市道路使用場景中,全域領航輔助NOP+除了可完成自主調速、自主選擇最優車道、超越慢車外,還支持紅綠燈識別與啟停,以及跟隨導航路線在路口自主完成左轉、右轉以及掉頭,繞行臨停車輛、兩輪車及施工場景等極端場景實現防御性駕駛,還可根據限行時間,完成駛離公交車道等駕駛任務。
同時,蔚來還宣布即將推出離車自主換電功能,并進行了場景演示:車輛行駛至換電站附近,激活離車換電功能,用戶便可以下車休息,隨后車輛排隊到位便會自動啟動,緩慢行駛進換電站,期間可以自動做出避障、剎停等動作,之后進入換電站完成換電并自動駛出,回到空余車位停好,等待用戶上車。
此外,蔚來全域領航輔助還支持三點掉頭:當車輛發現前方道路封閉等路況,車輛可以立刻進行掉頭。這也是全球首例。
未來,蔚來將繼續開發點對點智能駕駛技術,目標是做到任何位置都能開啟,包括停車場與換電站。
至于使用方式,蔚來全域領航輔助駕駛NOP+會堅持采用訂閱制,并承諾會為車主免費贈送1~2年(目前定價是380元/月)。“所謂買斷其實也是包含在車價里的,而我認為全域領航的訂閱制才是最好的方式”,蔚來CEO李斌表示,“這才是一個智能功能能否得到用戶認可的方式”。
有意思的是,蔚來提到自己智能駕駛的愿景是“解放精力、減少事故”,旨在賦能,而非取代。相較于目前大多數友商“解放雙手”的激進表達,李斌一直都強調,現在的“人車共駕”是大家需要的一個學習過程,智能駕駛不是替代目的,而應該將解放精力、減少事故作為核心。這一點確實值得行業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