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北京車展] 最近,卷這個字一直伴隨著中國汽車市場的發展。在部分人看來,卷字背后的本質是傳統品牌價值體系、市場格局的崩盤,過去豪華品牌-主流合資品牌-自主品牌之間的價格界限出現模糊甚至是消亡。而這對于主流合資品牌而言,是個極大的挑戰。
大眾汽車乘用車品牌CEO施文韜 (Thomas Schäfer)
在北京車展期間,懂車帝與大眾汽車乘用車品牌CEO施文韜 (Thomas Schäfer)、大眾汽車乘用車品牌中國CEO孟俠(Stefan Mecha)、大眾汽車乘用車品牌技術研發負責人 Kai Grünitz一行人進行了深度交流。
在他們看來,想要在這個市場競爭,就必須順應市場的格局。大眾品牌會在增加銷量方面繼續發力,但不會盲目追求銷售量。據孟俠介紹,更看重品質價值,以及安全性。這家企業會努力讓產品價格保持相對穩定。
從產品維度上看,如今燃油車大概保持55%的市場占有率,而插電式混合動力在近兩年異軍突起,份額不斷增加。孟俠表示,至2030年,大眾將基于重要燃油車型推出6款混動版,以跟上市場變化趨勢。
大眾汽車乘用車品牌中國CEO孟俠(Stefan Mecha)
在技術方面,為了適應中國市場的競爭速度,AI技術和自動駕駛已經成為大眾品牌最為重視的領域。其中在自動駕駛方面,大眾的推進速度曾被不少人質疑,而孟俠表示,如今大眾已經具備智能駕駛快速推向市場的基礎。
大眾汽車乘用車品牌技術研發負責人 Kai Grünitz
一方面,大眾已經宣布將持續提升電子電氣架構,這一戰略的實施加速了高級智能駕駛技術的應用,包括NOA的快速部署。另一方面,這家企業一年半前宣布與地平線達成合作,雙方基于征程5芯片為基礎開發高階智駕系統。這不僅滿足了中國市場對駕駛舒適性和高階智能駕駛技術的需求,同時也滿足了成本要求。
以下為對話實錄:
問:面對中國的消費市場,大家關注整體的空間使用率。ID. CODE在造型上偏向于SUV造型,未來打造真車時候,會不會考慮以家用為主,以空間為主,那么在性能方面是否有更多的發展?
施文韜:我們希望ID. CODE能展示其前瞻的設計理念。同時也希望滿足中國消費者快速變化的需求,引領大眾汽車向前發展。大眾汽車在國內已經深耕了40年,我們一直堅守著這個承諾,不斷鞭策自己,ID. CODE的發布是我們邁出的正確一步。我們目前首推SUV車型,但我們還有其他車型設計,我們也會在此過程中融入更多的新技術。
ID. CODE
孟俠:首先,我們的設計理念是以用戶為中心,ID. CODE專為中國市場量身定制。其次,在技術層面,我們要以夠亮眼、脫穎而出的方式滿足市場需求。這就是我們想要實現的兩大目標。
問:當前,在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插混和增程的增速大于純電,增程勢市場頭會更猛一些。大眾如何看待插混和增程在中國市場的發展趨勢?
孟俠:目前市場格局中,大約55%的市場份額被燃油車占據,剩下的不到50%被混動車和純電車瓜分。我們看到插混的市場份額在不斷地增加,增程的概念也在插混市場中出現。我們首先需要加強我們的產品組合。在產品策略中,至2030年,我們將基于重要燃油車型推出6款混動版,并且這些新車型將采用最新的標準。
問:自2023年以來,價格戰下的中國汽車市場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傳統的定價體系正在被重塑。請問大眾汽車如何打算應對這一新的市場挑戰?
孟俠:首先,要在這個市場競爭,我們必須順應市場的格局。我們有非常明確的戰略,不會盲目追求銷售量,不將銷量作為我們唯一的著眼點,也不將銷量作為首要考慮的指標,而是更看重品質價值,以及安全性。我們會努力讓產品價格保持相對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