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豐田,很多朋友都會用豐田在中國雖然出現了很多問題,但它依舊是世界第一來敷衍,人家只要靠著海外的銷量就能夠打敗中國對手。但最近的數據顯示,豐田的確存在著很大的問題。豐田汽車在4月份的產量總額為756000多輛,同比減少了4個點。而銷量也出現了連續三個月的下滑,雖然下滑和減產的幅度并沒有那么大,但對于這么一家世界頂級的車企而言,這樣的數據變化是能夠看出車企存在的一些問題。

豐田在全球的市場當中變化最大,受威脅最嚴重的就是中國市場,產量減少了超過1/4。幾乎全系所有車型都有了明顯的降價,這和過去經常加價的豐田是完全不一樣的。那么豐田在中國到底出現了什么樣的問題呢?

最近豐田推出了新款的漢蘭達和皇冠陸放,最大的變化其實就是換用的8155芯片,這個幾年前被國產車大幅度使用的芯片豐田現在才舍得為其換上,以提升自己智能化的程度,但真正喜歡智能化的朋友大概率是看不上豐田的,而真正看上豐田的消費者大概率是瞧不上智能化的,所以豐田這么做是兩邊得不到好處。說個笑話,萬一購買了8155芯片漢蘭達的消費者看到了智能化的優點,說不定就會將“保值率”依舊很出色的豐田漢蘭達賣掉,轉而去買一輛國產車,那這豐田苦心營造的口碑豈不是就完全瓦解。

豐田在中國市場犯下了這么三個錯誤,第一就是對新能源車不夠重視,原地踏步。第二是產品質量出現了明顯的問題,第三是發展方向和現在的新潮流背離。從比亞迪的強勢發展就能看出來國人對新能源車的喜好程度,這些可油可電而且行駛和駕駛質感以及智能化都很出色的新能源車對傳統的燃油車形成了巨大的威脅,其變化之大不亞于蠟燭燈到電燈的區別。但豐田作為一個混動界的高手,卻忽略了這個趨勢,除了繼續深耕自己的油電混動之外,居然還押寶氫能源,繼續設置專利壁壘,躺著掙錢。

第二,近些年來豐田乃至整個日系車出現了口碑問題,頻繁出現各種各樣的質量問題,甚至造假問題,那個質量和可靠性甚至保值率都很出色的豐田乃至日系車的形象已經逐漸消失,變成了吃老本使用老舊技術配置也偏低的古板車企。

如今的新車都講究智能化,人性化,但是豐田車型連真皮座椅等等五大殺手锏都能擺在臺面上宣傳。所以能夠看到豐田對于中國市場的態度確實出現了大問題,用了這么多年的時間,依舊無法拿出一款讓人滿意的優秀作品出來。而和發展的越來越出色的國產車進行對比,豐田車已經變得毫無競爭力可言,30萬以內幾乎拿不出一款實力出色且價格合適的豐田車,也只有靠著所謂蘭德酷路澤以及豐田紅杉等等高端車型來維持自己的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