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網絡上有很多論調表示,BBA中的“A”逐漸掉隊了。這怪不得網友們的批評,因為奧迪恰好處于新舊兩代產品交接的節點上,過去幾年產品線更新速度偏慢是不爭的事實。但把時間撥回25年前,情況卻大不相同。

一句話點評:
動力增強,設計更亮眼,依然是令人著迷的“舊能源”的快樂
優勢:
1. 相當激進的動力,變速器也很好地提供了支持
2. 保持了原本好看的外觀,并用新樣式的輪圈點綴
3. 富有駕駛氛圍的儀表顯示
4. 非常強的實用性
5. 節能模式改善燃油經濟性
不足:
1. RS模式的切換不夠直接了當
2. 作為法定意義上的豪車,部分內飾細節依舊簡陋
出生在北方小縣城的我第一臺認識并喜歡上的車就是大名鼎鼎的奧迪100。這種喜歡與它的“官車”光環無關,純粹是在那個年代,它協調、大氣的外形在大街上鶴立雞群。4歲的我在去往北京的綠皮火車上,盯著窗外的車流,嘴里念叨著“又一輛奧迪,又一輛奧迪”,就這樣打發掉大半天的時間。
奧迪很擅長為某種車型建立一個完全不出錯的“標準形象”,人們想起這類車時,奧迪總是能成為代表。奧迪100建立了一個標準的三廂轎車形象,同時又不顯古板。而如今的RS 6 Avant則是高性能旅行車的標準答案,“最美瓦罐”、“最美旅行車”是它身上常見的標簽。

好看就是好車,這是我從小獲得的認知。RS 6也是如今奧迪產品線中最好看的那個,24款新車甚至更進一步,從蘭博基尼的倉庫里“借”來一套華麗的新輪圈。這是新款RS 6在外觀上唯一可以和舊款區分的地方。換上這套輪圈不僅看起來更顯貴,實際上,它也讓整臺車成為具有法定效力的“超豪華小汽車”。
2024款RS 6的指導價是145.38萬元,剛好卡在豪車稅的門檻前,隨便選裝一些裝備就會越過這個門檻。以這臺試駕車為例,五輻Y形設計22寸輪圈搭配285/30ZR22輪胎,選裝價格為66300元;包括黑色車標和部分裝飾件涂黑的黑色高光風格包,12500元;電吸門,9400元......

高檔車從他們目標客戶那里賺錢的手法如此粗暴,在無力負擔這些車的人——比如我——看來,就像隆江豬腳飯里的酸菜也要額外算錢一樣:如果有這么干的店家,即使不倒閉,也會被街坊罵到關店。更可氣的是,對比其他豪華品牌,奧迪的選裝價格已經稱得上有“性價比”。
不過,這些都不是這臺車的重點,在接到這臺車前,我已經把它的技術參數背得滾瓜爛熟,主要原因是除了動力的進一步提升外,它相比舊款并無太多變化。

4.0升雙渦輪增壓V8發動機能夠爆發630馬力、850牛·米的最大動力(舊款為600馬力/800牛·米),零到百公里加速時間僅需3.4秒(舊款3.6秒),并繼續采用48V輕混系統以改善啟停體驗。
實際上,新款動力總成的峰值扭矩平臺相較于舊款還收窄了一些,但包括動力提升在內的這些變化在大部分用車場景里感知實在不強,獲得感遠沒有那套亮閃閃的輪圈來得更多。

當然如果你追求在賽道上更加極致的體驗,也可以再掏出86900元將這臺車的極速上限提升至305公里每小時,同時增加后輪轉向系統和后橋限滑差速器,換取更好的彎中表現。
但開起來究竟如何?我跳進車里,調好座椅和方向盤、后視鏡,第一感覺是方向盤的位置偏高了些,即使已經在最低限位。坐姿可以放得非常低,平時試駕太多電動車以后,這種坐姿反而變得陌生,也讓人格外期待。

我熟練地開上回公司的路,但沒有留意到剛剛結束廣交會的會展中心緊接著在舉辦新的展會,四方來客云集,導航路線涌成紅色。前面的車子大排長龍,車流緩慢地蠕動,我不得不一腳油門一腳剎車地往前挪。
在這種工況下,RS 6和駕駛者都倍感痛苦。變速箱隨著油門收放劇烈闖動,一開一合的剎車頻繁發出刺耳的摩擦聲,寬大的車身時刻要提防蠢蠢欲動的插隊者。這時我們可以把駕駛模式調至節能,發動機會適時關閉一半氣缸,油門響應大幅趨緩,能有效減輕人和車的緊張感。

不幸的是,接下來一整天,我都不得不在這種路況中試車。大V8、quattro四驅、RS模式都毫無用武之地。除了路人不時的注視外,這臺車讓人感到興奮的地方著實不多。
在這種路況下,我甚至開出了續航焦慮,好在五分鐘加滿神奇液體的補能站隨處可見。對于RS 6的目標客戶來說,加油這點小錢自然不是問題,省下的時間才更寶貴。

在城市里開了一天后,我把這臺車停在女友公司樓下的地庫,一邊看著它帥氣的外形,一邊在手機里向朋友發微信:
“壞消息:沒那么喜歡;好消息:買不起。”

我想用這樣的小聰明掩蓋真實的失落感。我不喜歡它的轉向手感,盡管有奧迪標志性的漸進式轉向系統,但風格并不犀利。我不喜歡它的動力輸出,油門并不跟腳,換擋總有遲疑。
我更不明白為什么最精髓的RS模式需要如此繁瑣的打開方式:在觸控壓感反饋屏幕上摸索進駕駛模式選擇界面,然后伸手去夠中控屏幕右上角的RS模式按鈕,點按后變速器仍舊停留在D擋,要往后拉一把才會進入最激進的S擋。

RS模式還允許你進一步個性化設定,比如調整轉向和底盤的風格。奧迪甚至提供了RS 1和RS 2兩個預設位置,以便于車主根據自己的喜好來保存設定。我不覺得有多少RS 6的車主會比奧迪的工程師們更了解這臺車的最佳設定,他們需要的只是性起時最快進入最亢奮的狀態。
我帶著失落的心情離開地庫,想一邊吃東西一邊寫點什么。下單后足足等了40分鐘的石鍋拌飯更是讓失落感雪上加霜。“或許它并沒有那么差?至少不可能比這碗55塊的飯更差了吧?”我這樣告訴自己,試圖為RS徽標找補。于是我回到地庫,打開所有車門和尾門,開始尋找它的優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