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機市場風起云涌的當下,蘋果也加入了“價格戰”的行列。
天貓蘋果旗艦店推出限時優惠,iPhone 15系列最高直降2050元,這一罕見的降價策略引發了消費者和業界的廣泛關注。
華為在經歷了長時間的沉寂后,憑借Mate及nova系列重新崛起,成為蘋果在國內市場的重要競爭對手。
蘋果直營渠道罕見降價,iPhone 15系列優惠力度空前
天貓平臺上的蘋果旗艦店在限定的時間范圍內,對iPhone 15系列進行了價格下調的促銷活動。
iPhone 15券后價為4599元起,優惠1400元;iPhone 15 Pro Max優惠最多,達到2050元,售價7949元起。
這一降價策略在蘋果官方直營渠道中堪稱罕見,顯示了蘋果面對市場競爭的壓力和尋求銷量增長的決心。
華為強勢回歸,搶占市場份額
華為在經歷了長時間的沉寂后,憑借Mate及nova系列的強勁表現重新崛起,并成功奪回了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的第一寶座。
華為憑借Mate 60系列等熱銷產品,成功在Canalys的報告中占據了17%的市場份額,出貨量也突破了1170萬臺的大關。
華為Mate 60系列的生產及供應在第一季度得到了顯著的改善,這對華為整體增長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
華為在4月將P系列全面升級為Pura 70系列,完成了手機產品的全線迭代。
朱嘉弢(Toby Zhu)主張,華為在2024年的核心戰略將聚焦于從硬件和軟件系統的基礎層面出發,構建智能終端的AI能力,并期望將ICT及行業級的AI成功實踐拓展至消費電子領域,以此增強其產品競爭力。
蘋果降價策略背后的市場邏輯
面對華為等強勁競爭對手的出色表現,蘋果正在考慮通過降價策略來刺激市場需求以維護其市場份額。
鑒于當前蘋果庫存相對偏高的情況,實施降價措施也將有助于加快庫存的周轉速度,從而優化庫存管理。
蘋果也希望通過降價策略吸引更多消費者關注其新品,提升品牌影響力。
降價策略是否能夠持續扭轉蘋果銷量下滑的趨勢仍然是一個未知數。
短期內降價確實為蘋果帶來了一定的銷量增長,從中長期來看,降價可能會損害蘋果的品牌形象并降低消費者對蘋果產品的期望值。
華為與蘋果的PK(對決)
朱嘉弢表示華為還需要一定的時間去恢復包括渠道等在內的各方面實力,其Mate系列、Pura系列等旗艦產品已經對蘋果構成了直接威脅。
由于市場蛋糕有限,華為搶占的市場份額必然會對蘋果造成影響。
銷量可能受到一定影響,蘋果的高階產品如Pro或Pro Max等機型的銷量依然強勁。
蘋果的策略是如果量上沒有保證,就通過提升高階產品的占比來提高整體的均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