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北京博物館月展覽周系列主題活動正在進行中。未來一周內,百余家博物館將線上線下推介近千場展覽。孔廟和國子監博物館、北京藝術博物館等一批博物館扎堆上新展,從“孔子圣跡”到“蒼山秀水”,從百年鐵路到千年石窟,講述“博物館之城里的故事”。

孔廟和國子監博物館展覽

觀眾在孔廟和國子監博物館拍照打卡
“高山景行——《孔子圣跡圖》主題文化展”在孔廟和國子監博物館開展,將持續至6月30日。走進孔廟大成殿東側展廳,明代《孔子圣跡圖》領銜亮相,配合其他版本的《孔子圣跡圖》,以及古代畫像石、壁畫、古籍、繪畫中的單幅孔子圖像,“圖說”展示孔子周游列國、尋訪禮樂、傳道授業解惑的故事。觀眾還可以走進體驗空間,在《俎豆禮容》前動手擺放“俎”與“豆”,感受幼年孔子如何練習行禮演禮;在《適衛擊磬》前親自敲擊石磬,傾聽木石相擊發出的清脆悅耳之聲;在《學琴師襄》前撥動古琴琴弦,讓裊裊琴聲在展廳中回蕩。

北京藝術博物館山水文物主題展
5月21日,北京藝術博物館將推出“蒼山秀水——山水主題文物展”,展期至2025年5月10日。58件書畫、瓷器、玉器等文物,以中國山水畫的視角,呈現古代山川勝景、四季變化,以及文人雅士的山居日常,帶領觀眾一覽祖國壯美山河。展覽中,九成珍貴文物是首秀。一幅《江山無盡圖卷》,出自“清初四王”之一的畫家王翚之手,以精妙細膩的筆觸描繪了長江下游區域夏日旖旎風光。一幅清代“西泠八家”之一黃易所繪的《五硯樓圖卷》,是不可多得的藝術精品,畫中描繪了兩位文人在山林書屋賞硯的場景,觀眾可以從畫家淡墨設色的筆觸中,感受古代文人墨客的清雅氣質。藝博的“鎮館之寶”仿石釉御制詩文雙聯筆筒也亮相展廳,這件文物造型獨特,體現了乾隆的審美情趣與才華。
博物館之城里的故事精彩紛呈,邀觀眾赴一場時光之旅。
中國人民大學博物館上新“靈巖巍凝——云岡石窟歷史與藝術展”,通過“真容巨壯 文明瑰寶”“文明都會 四方輻輳”“交流互鑒 美美與共”“中國云岡 世界遺產”4個單元,講述云岡石窟1500多年歷史。一系列出土造像器物、復原窟龕,配合精美圖文,立體展示云岡石窟的壯闊風貌,帶領觀眾探尋云岡石窟里的文明印記,感受各民族文化互鑒融通的魅力。該展覽將展出至9月15日。
中國鐵道博物館正陽門展館推出“歷史記憶中的京奉鐵路”主題展覽,選取館藏珍品《京奉鐵路》相冊中的100余張老照片,配合其他相關文物,生動再現京奉鐵路的原貌。走進展廳,觀眾猶如登上“時光列車”,沿途欣賞京奉鐵路上的站房、橋梁、工廠、機車車輛、人物等,探尋塵封百年的歷史記憶。
展覽周期間,京城博物館每天發放1萬張惠民門票,公眾可通過“北京博物館云”小程序,參與“百館千展萬人觀”活動,申領免費免預約的博物館門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