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向全世界做出“2030年前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3060”承諾,節能減排、發展綠色經濟已成為全社會的共識與目標。
上海市嘉定區聚集了一批汽車及配套產業,如何穩步推進綠色低碳發展?
車身外表面色漆自動噴涂站。
采用上千臺機器人,電池車間基本實現無人化生產
5月16日上午,記者來到了位于上海嘉定的上汽大眾MEB工廠。該工廠是大眾汽車集團全球首個專為MEB純電動車型生產而全新設計建造的工廠,總用地面積僅是相同產能工廠的三分之一。同時,新工廠構建了數字化管理框架,采用了超過1400臺機器人,車身和電池車間基本實現無人化全自動生產,總裝車間的自動化程度相比傳統車間提升了45%。
自動化率的提升,使得企業生產效率和能效更高。和行業平均水平相比,上汽大眾的單車能耗比行業平均水平低25%。
上汽大眾在減污降碳方面不斷創新、不斷突破。其中,MEB工廠油漆車間在規劃設計之初,就以打造國際汽車制造業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的示范樣板車間為目標。“油漆車間采用了無中涂、緊湊型的噴涂工藝,將原來需要進行‘三涂兩烘’的噴涂工藝升級為‘兩涂一烘’工藝,減少了中涂環節,從而減少了含揮發性有機物原料的使用以及天然氣、電力等能源的消耗。”上汽大眾MEB新能源工廠油漆車間高級經理劉濤告訴記者。
電池包手動拆解。
除了工藝技術和流程的創新優化,上汽大眾還使用了水性色漆和清洗劑,替代了原來的溶劑型油漆和清洗劑,其揮發性有機物含量僅為12%-15%,從源頭上減少了50%。
在末端處理方面,對于電泳、PVC、面漆等烘干廢氣,都安裝了高效的焚燒裝置,將廢氣中的有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對揮發性有機物的去除效率達到了99%以上。對于噴漆室廢氣,采用沸石轉輪濃縮系統,將大風量、低濃度的廢氣濃縮成高濃度有機廢氣,再進入專用的焚燒裝置進行燃燒處理,對揮發性有機物的去除效率達到了93%以上。
“近幾年來,上汽大眾在節能減排降碳領域持續投入,不斷取得進展。上汽大眾生產一輛車產生的揮發性有機物下降了50%,二氧化碳下降了42%,產生的廢棄物下降了52%,均處于行業領先。”上汽大眾環境與碳減排管理高級總監胡軼敏表示。
沸石轉輪濃縮系統。
動力電池退役后進行再生利用
除了新能源汽車制造的工藝水平不斷提升,動力電池循環再生也有助于發展綠色循環經濟。
為了最大化發揮動力電池的價值,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上海偉翔眾翼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偉翔眾翼)提供動力電池回收利用全生命周期一體化服務——開發不同類型的梯次儲能產品,在動力電池梯次退役后,進行再生利用,形成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的閉環。
偉翔眾翼新能源動力電池循環再生項目包括動力電池拆解、破碎、重金屬濕法提取等全過程處置體系。主要通過電池包自動拆解線和CCD系統的自動機器人進行拆解,隨后用自主設計的全自動物理破碎分選工藝進行破碎,并且設有物料失活系統,可以使破碎后的活性物料穩定。破碎后的物料經過篩分進入濕法工段,經過自主開發的濕法工藝,制備的硫酸鎳、硫酸鈷、硫酸錳、碳酸鋰產品均滿足電池級產品標準。
梯次利用車間中的待檢測電池。
記者從偉翔眾翼獲悉,1噸電池包經過全組分閉環回收利用可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12.3噸,經過低溫蒸發、三級冷凝處理技術回收處理電解液,相較國內普遍采用的直接燃燒法,可進一步減少90千克二氧化碳排放量。整個處理過程零廢水廢氣排放,目前年處理7000噸電池包項目,減少了86000噸二氧化碳排放量,對比同行的“火法-濕法工藝”,大幅降低了能耗,避免了一氧化碳等污染性氣體的排放。
嘉定區生態環境局表示,嘉定區“十四五”期間揮發性有機物總量減排目標為544.42噸。2021年-2022年嘉定區已完成揮發性有機物減排411.81噸,2023年上報減排約200噸,經國家核定后預計能提前完成十四五減排目標。